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王建设
刘琼
最近,中央文明办通报了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结果:株洲存在系列突出问题。
警钟敲响,知株侠看到,全市上下立即反思、整改,一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保卫战、一场改进作风攻坚战打响了。
查查哪些“失分项”
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是对一座城市进行最全面最细致的“体检”,平常容易忽视的问题,在近乎严苛的考评中就会暴露出来。
何处丢了分?知株侠对照中央文明办反馈的问题清单,仔细复盘,揪出株洲的三大“失分项”。
资料申报基础薄弱。申报资料主要是报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等8个环境建设和常态长效的创建工作机制建设情况,满分40分,我市刚刚过了及格线。报告写得不实、图片资料报得不全等问题不一而足。
现场抽查问题重重。在抽检的57个点位中,株洲有一半以上的点位被扣分,问题主要集中在社区小区、农贸市场及周边、背街小巷、交通路口等。
让人忧心的是,测评组在我市社区和农贸市场周边随机抽取了6个小区、6条背街小巷、6个交通路口,仅1个小区和1个交通路口未扣分。一些行人乱穿马路、随地吐痰、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也让测评人员对株洲印象大打折扣。
还有一个关键的失分项——群众满意度不高。此次复审,测评组随机抽取了我市12个社区300户家庭开展入户调查,调查的8项指标中有7项低于全国平均得分率,有项指标“市民文明消费支出”的得分率较低。这说明,市民对文明创建工作不熟知、对创建成果“不买账”。
问问“滑坡”的原因
海涅曾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曾是“优等生”的株洲为何此次复审成绩差强人意?知株侠认为,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重视程度出现严重“滑坡”。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这两年,各专业组牵头单位、各职能部门和城区各区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普遍下滑,没有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当成分内之事、应尽职责,该部署的工作没部署,该开展的活动没开展,该落实的任务没落实。
还有些单位存在严重的厌战情绪。因为疫情反复来袭,加之去年中央文明办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采用不定期、多批次、不通知、回头看的方式进行全覆盖测评,这让有的单位产生厌战情绪,抓工作紧一阵松一阵,工作推而不动或推而慢动。个别单位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被抽中的几率很小,没有以过硬的工作来应对迎检的不确定性。
工作机制不畅也是我市文明创建的“拦路虎”之一。它体现在责任传导机制不全。例如,有的专业组一年到头没开过一次会,有的城区未将责任压实到街道社区。专业组与城区、专业组与专业组之间踢皮球的事时有发生。
整改机制威力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去年,市创文办下发了425份整改通知单,交办了3078个问题,可有的单位熟视无睹,有的单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导致问题反复出现。
保障机制滞后。这两年,我市各级创建力量有所弱化,工作经费没按要求逐年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较多,长效机制没有完善和落实。
背水一战是唯一选择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问题叠加,株洲面临严峻形势。知耻后勇、背水一战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这是一场改进作风的攻坚战。
当号角吹响,株洲上下闻令而动。市委迅速成立创建文明城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曹慧泉任第一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任组长,14位市领导分别担任副组长,对整改工作牵头抓总;第一时间制定《株洲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工作方案》,相继召开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工作专题会议、株洲市全面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推进大会等,统一思想认识,层层压实责任。
各专业组也迅速响应,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通报模拟测评、实地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标准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基础设施、网报材料等问题,力求精准发力、标本兼治。
这是一场捍卫荣誉的保卫战。
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升级”是建设幸福株洲的应有之义。在所有国字号城市品牌中,全国文明城市无疑是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一块金字招牌。夺牌不易,守护亦难。
在中央文明办的通报中,不少问题指向市民文明素养:石峰区井墈社区株化生活区二区多栋居民楼下的水沟内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天元区山水文园小区多家临街门面从事餐饮,排烟管道普遍通往下水道,油烟飘进居民楼;清水塘广场的地面上用油漆画圈,只为“方便”跳广场舞的人排队站圈……
知株侠认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为民、惠民。
从干部到群众,不要做旁观者,也不要做指责者,更不要做破坏者,人人都应是建设者。要从“袖手看”到“动手干”,哪怕你只是俯身捡起烟头,规范有序停车,出入公共场所自觉亮码,只要一举一动朝着文明标准去做,都会为这座城市增光添彩。
对照文明城市的坐标,株洲奋力改进。让株洲变得更美好,接力赛仍在继续。你、我、他,我们的面前,是新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