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环境” 促进“大环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疫情之下,上周,“纾困增效”的春风吹遍株洲。各类政策“雨露春风”,正逐渐浸润这座城市的肌理,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信心和斗志,在其浇灌之下,更加坚定和高涨。在株洲,政企携手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小环境”,其势已成。

    纵观诸多政策——

    有直接资金投入——株洲国库派送70亿元政策“红包”;

    有强力政策出台——“环保帮扶十条”让产业布局和项目落地少走弯路;

    也有服务的升级——全省首个税务“智慧大厅”在攸县成立;

    ……

    可谓多维度,多角度,全过程,靶向准。有此评价,皆因为察了实情、听了真话。上周各相关会议,如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县市区(园区)应对疫情服务企业发展座谈会等,无不是在向实处做功课。可以想见,长久坚持如此,各级各部门对企业经营形势、发展需求的把控将越来越精准,惠企纾困的政策措施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暖心。

    “小环境好了,大环境才能好。”不断营造好的“小环境”,才能量变引起质变,“大环境”才能好。

    “雨露春风”之下,株企的“小环境”好了,株洲的“大环境”才能好。株洲的“小环境”搞好了,才能为长株潭都市圈“大环境”助力,甚至为全省、全国的“大生态”作贡献。株洲“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形成品牌,被国务院相关部门向全国推荐,正是这种正向效应的最生动实践。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2020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表示,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由于都市圈、城市群能够产生更高的集聚效应、更高的要素生产率,今后十年,中国经济的大多数增长潜能将出现在这一范围。

    正好,建设都市圈,长株潭三市要大干一场。

    株洲良好的“小环境”,是自己大干一场的前提,也是未来株洲立身长株潭都市圈的资本和底蕴之一,决定着株洲在“建圈事业”中担多大的责,有多大作为,能作多大贡献。

    做好“小环境”,促进“大环境”,共享好环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