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高晓燕
廖明 罗欣
新一轮的人口抢夺战正在拉开大幕。
前阵子,“有钱任性”的浙江宣布给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提供10万元政府代偿,引发坊间关注。事实上,作为当前全国“抢人”热门的长三角区域,正在改变以往的高门槛、“高精尖”,以更为细化的人才引进类别,因地制宜地制定落户办法,打破“唯学历”引进,形成了对多样化人才的争抢之势。
这意味着,对于既不沿边也不靠海的株洲来说,不仅是高层次人才更难引进,存量人才也面临着流失的风险。
如何在“策海战术”中脱颖而出,在本土培育出“打不散、带不走”的坚强人才队伍?带着这样的疑问,知株侠梳理了一下近期与人才以及企业家的交流信息,总结出了几点心得。
深厚的产业养育人
今年1月,中车株洲所工艺专家陈志漫成为国内首位获IPC总裁奖的专家。在谈及成功经验时,她对知株侠提到了两个“不可能”:其一,如果不是中车株洲所深厚的产业积淀,她不可能接触到IPC;其二,如果不是公司宽容的企业文化,她不可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如果不是所里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电子电路产线以及相关的标准,我不可能了解到并且成为IPC专家。”她说。
正是因为这条在当时颇为先进的产线,才让陈志漫在公司工艺遇到向上突破的瓶颈时,找到了更为先进的指引标准,并由此跨进,推送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电路板装配、线缆线束装配两个细分领域的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最近,知株侠在采访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国创中心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颖时,也发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
三十余年来,杨颖直接参与并推动了我国电力机车从直流传动迈向交流传动的时代飞跃,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向绿色智能的演化,主管或主持过国内外多个机车、高速列车、地铁、轻轨、磁浮车、城际动车等项目的研制工作,其中不乏“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追风号”中低速磁浮列车、CJ6城际动车组这样的明星产品,并且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谁能想到,如今的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大牛”,本科所学是在当时与轨道交通关系并不大的激光与光学专业。如今,回顾过往,杨颖将一切归功于国家轨道交通产业的强势崛起,以及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集群发展之力。
对人才来说,事业是感召力,载体是吸引力。没有干事创业的平台,给钱给物人才也不愿意来;没有好的载体,人才来了也留不住。
2018年,知株侠在做“人才引进的株企密码”走访调研时也发现,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的高端人才,之所以选择来株洲,都是因为这里有国内最先进的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能够让他们有施展抱负的舞台。
当时,知株侠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在如何吸引人才这件事上,并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难争论,而是指向了一个明确答案:先有产业,而后才有人才。
4年后的今天,这条经验再次得到了印证和强化。
本土的人才扎根深
像陈志漫、杨颖这么优秀的人才,有没有外面的大企业来伸“锄头”?肯定有,他们为什么没有走?
知株侠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本地成长的“厂二代”。
在中车株洲所,同事们亲切称呼的“漫漫姐”,是地地道道的株洲人——601子弟。1995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回到了株洲工作。多年来一头钻进科研领域,无心他顾,成长为他人眼中“既懂原理又懂痛点、还能给出解决方案的专家”,知识储备不仅实现跨专业无缝衔接,还时刻保持触达全球技术前沿阵地。
同样,1988年大学毕业时,“厂一代”的父母告诉杨颖,厂里的几台进口激光机床经常出问题,要求他发挥所学专长,回厂里解决问题。进入中车株机后,从解决激光机床的具体问题,到牵头搞起机床自动化,初出茅庐的杨颖,很快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看中,纳入技术攻关团队——因为,当时国内电力机车正在徐徐开启自动化进程……
为什么知株侠要特别强调他们的本土人才身份?
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公布了去年常住人口增量。让人意外的是,一线城市北上广增量不明显,北京甚至是负增长。连近20年来人口增量基本维持在五六十万水平的广州,去年增量也仅7.03万人,不到2017年的零头。
调查显示,去年全国人口增量前十的城市,基本是热点二线城市,但对比数据,大都只有2019年增量的一半左右。即使是虹吸全国人口的杭州,去年常住人口增量也只有其2019年水平的43%。
研究者认为,这或许和中国人口增速放缓有关。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连一二线城市也“抢”人难了。从今年开始,可能我们面对的,不是人才不好抢,而是抢不到了。
当增量人才在消减,存量人才的重要性就分外凸显。此时强调本土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什么样才叫“本土”人才?知株侠以为,土生土长的原住民,算;有意愿在株洲成家立业,以及已经在株洲安家的新市民,也算。
家安在这里,根就扎在这里。这样的人才,本身的就业稳定性更高,与企业共成长、与城市共命运的愿望也更强烈。
立体式培育“网”住存量
抢不到人的时代,需要我们更加精准地甄别,城市以及产业最为急缺的人才在哪里。
先说两个小故事:
其一,曾有企业家举例,单位引进了一名高层次人才,享受各种优待,但在单位从事的工作与其他技术骨干无异。有技术骨干开玩笑说:“如果只是因为有个好学历,就能享受人才政策优待,那我这种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是不是很吃亏?是不是也可以跳个槽试试?”
其二,有企业家曾反馈,该公司高管曾享受我市高层次人才税收返还政策,后因工作调动或个人原因离开了株洲。但公司大量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层骨干以及一线核心人才,找不到可以匹配的人才政策。
知株侠认为,对外的招才引智固然需要,但也并非只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当人才成为稀缺资源,在各地不断加码的人才政策间反复横跳时,对“自留地”上“苗木”的培育,也同样重要。
多家企业负责人及高层次人才曾向知株侠表示,在招才引智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本土企业培养人才的认可和激励。
在内部人才培养方面,本地龙头企业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经验。
陈志漫曾说,是中车株洲所宽容的文化氛围成就了她。身为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工艺专家组组长的她,在公司职责之外,还在众多国内外组织中身负其责,甚至经常“偏心”外部工作。但公司似乎“默许”了这种模式。为什么?因为陈志漫在外的交流,经常会将最新的工艺方案带回公司并实践。因此,在公司看来,这是内部价值的最大化,能够带来整体效益的提升,是双赢的举动。
近年来,中车株洲所秉持“事其所好、精其所专、成其所想、得其所值”的人才发展理念,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用于职工教育经费,搭建乔型职业发展体系,并于2020年成立了企业大学——中车时代学院,分层分类分级为企业开展人才建培。
培强本土人才,也需要更多政策助力。
今年市两会期间,多位来自企业界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呼吁,每年举办多层级的创新人才、创新成果表彰大会,彰显人才价值,营造株洲支持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更增强人才对株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近年来,我市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着实下了大气力。“新人才30条”,在育才、扶才等方面干货满满,也在本土人才培育方面加大了分量,如提出对来株工作3年以上,由单位送培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与本市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每人予以一次性补贴3万元等。
这些政策条款无疑为在本地人才成长打下一剂“强心针”。最近一次市委人才办主任会议上,还明确今年要加快推动“新人才30条”落地见效,完善配套细则,持续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升级。
不过,知株侠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听到“吐槽”:人才政策落实到基层有偏差;一些被看好但还未出圈的好苗子一时难以享受到人才政策、被“挖墙脚”,等等。
知株侠认为,应为后备力量的成长多给些更具体、暖心的支持,在既有人才政策体系上,进一步分层设策,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政策,让更多扎根于此的“潜力股”成长为行业精英、领域大咖。
有外引,更多“金凤凰”栖息在这片土地;有内培,“小树苗”加速成长为“参天大树”,人才活水源源注入,人才红利不断释放,我们的制造名城、幸福株洲梦定能如期实现,株洲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