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积木、造汽车那样建房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采用钢结构装配式的建宁驿站。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谢慧 摄

    位于荷塘区的中天杭萧研发楼是我市首个钢结构装配式项目。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张威 摄

    3月28日,荷花家园1号栋项目现场。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张威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 张威

    像造车一样造房子在过去听来可能是个笑话,但在人工智能、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的今天,造车般造房已成为现实。

    3月28日,石峰区荷花家园1号栋施工现场,随着一声令下,只花10分钟,9米高的主梁拔地而起。5个月后,这里将“长”出我市首栋26层高的钢结构装配式公共租赁住房。

    这并非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我市的首次亮相,中天杭萧科研楼,建宁驿站、中天麓台住宅项目等这些钢结构建筑早已相继面世。

    年初,在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0%以上,目前各地也出台了相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支持政策。至此,是否寓意着装配式建筑迎来热潮?而我市的装配式建筑业能否迎风而上?

    保障性住房或将让行业升温

    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根据该文件,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及应“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目光回到株洲,在今年全市资源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2022年我市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0个、2008套。从“高度重视”到“推进”,表明保障房建设从准备阶段进入到落地执行阶段。

    保障性住房为装配式建筑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因此,保障房市场的提速扩容,笃定是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重大利好。

    装配式建筑之所以能够最满足保障房的“口味”,一方面是因为采用该方式能够大大缩短建设周期。另一方面是能够大大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负担。

    区别于传统建筑模式,装配式大大减少了人工作业和现场作业,且融合了大量数字化技术,符合建筑业产业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点。从能耗和环境污染的角度来看,装配式住宅是保障房建造过程中最符合低碳建筑要求的建筑产品。

    保障房是政府主导投资类项目,是响应“双碳”的重要手段,是引领行业向装配式、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转型的重要政策载体。参考以往行业发展经验,政府会对保障房的装配化率、绿色建造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行业示范标杆,从而加速绿色建筑的发展步伐。

    因此,保障房有望发挥强大的政策引领作用,推动建筑全产业链加速绿色化变革。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用空间广阔

    装配式建筑又分为PC(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两大领域。如果把用PC构件盖房子比作“搭积木”,那么用钢结构构件就像“造汽车”。

    研究数据表明,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可减少建筑垃圾70%,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而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设则各项指标更优。

    目前,位于武广片区炎帝大道旁的中天麓台项目正在有序建设,这是株洲首个钢结构住宅小区。该项目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整体装配率达到62.5%,主体建设工期可缩短三分之二。

    “全球钢结构建筑发展近百年,但是在我国推广力度仍不够。”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国外低层轻钢住宅体系已较为成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早已在低层住宅中广泛采用轻钢结构,日本大量建造的钢结构建筑中90%以上为5层及以下的低层建筑,在澳大利亚轻钢结构住宅市场占有率为15%,欧洲一些地区也采用了联排式钢结构住宅。

    推广不够,也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一场“厕所革命”,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株洲有个建宁驿站,而该项目正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你们这个技术可以做别的住宅项目吗?能不能做别墅?”参与该项目建设的刘志远回忆道,在建设期间,不少企业和个人前来咨询。

    市场有需求,我们有技术,为什么不尝试?湖南中天杭萧钢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远把消息传回了总部,不久,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产品方案相继推出。“有中式四合院,还有欧式小别墅。目前,正在对接仙庾岭的多家名宿。”他介绍,不局限于住宅,公司业务已经拓展至学校、医院、桥梁等中低层钢结构装配式的公共建筑。

    技术、市场早已具备,只待东风吹起……

    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同期,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再次强调“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

    同年,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株洲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指出,到2022年,市中心城区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低于70%;云龙示范区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低于50%;渌口区、醴陵市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低于35%;其他县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低于30%;政府投资的学校、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可以预见,新政策将调动市场积极性,提升需求侧,从产业链谋篇布局,为推动株洲地区装配式产业的发展又注入一针强心剂。”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记者手记

    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推动建筑生产方式变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石峰区的荷花家园1号栋,作为我市首个钢结构装配式建造的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以绿色化、产业化、集约化、工业化的思维和举措,通过创新体系引领建造向更低能耗和更高效率发展,对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发展装配式建筑既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然而,与行业的“热”相比,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规模还不大,产业生态尚不完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个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引导和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尤其是对于装配式建筑产业而言,开发商、建筑承包商、相关的装配式工厂等都是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方,产业生态还需“精耕细作”。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强化相关部门的联动,打出政策“组合拳”,切实提振市场各方的积极性,逐步培育和壮大装配式上下游产业链,才能持续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