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变良田 抗灾又增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高标准农田建设好了,亩产增收不成问题。”日前,醴陵市枫林镇金桥社区种粮大户黄辉新签订400亩土地流转合同,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农户“洗脚上岸”,种粮大户在土地流转时倾向集中连片、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导致一批“靠天吃饭”的“蓑衣田”“斗笠丘”被遗忘,逐渐变成低产田。

    为了“农田必须是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刻不容缓。近年来,株洲南五县市区分步推进,对那些田间道路不通、沟渠不畅的低产田,制定“手术时间表”,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确保建成一片、达标一片,产业兴旺一片、致富一片。

    醴陵市明月镇云岩社区党委副书记杨皓介绍,今年2月完成1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不仅能让原本零碎土地重新得到有效利用,玻璃椒亩产量还有望从目前的800斤增加到1200斤。

    数据显示,醴陵市去年建设高标准农田7.17万亩,计划今年6月前全部建成;去冬今春,攸县投资一亿元,启动建设6.16万亩高标准农田,涉及35个村(社区),受益农户11814户;渌口区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25万亩,预计投资360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为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修建灌溉和排水设施等;茶陵和炎陵去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别为3.06万亩、1.82万亩。

    立于山丘,放眼四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可以预见,农田高标准,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了全程机械化要求,农业生产将从“天说了算”向“地争口气”转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