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水田改鱼塘想搞增收挖到一半就被要求整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张威

    “老谢,你屋里这亩水田现在已经重新恢复为耕地,土质、田埂、沟渠都整改得蛮好,什么时候下苗啊?”3月18日,天元区雷打石镇国土中心所工作队员正在巡查挖塘养鱼整改及播种情况。

    巡查队员口中的“老谢”,是雷打石镇沙江村的村民。“收成不好,才会想到挖塘养鱼。”老谢讲起了他挖塘的“苦衷”,他家三亩田,唯独这亩田的水稻长势不好,亩产只有600来斤。每年和邻家的田比收成,都要“矮一截”,这让他心里很是不快。

    去年,他眼看自家这亩水田收成不好,索性准备把它挖成鱼塘,想搞点养殖为家里增收,谁知刚挖一半就被村里举报了,被要求恢复成水田。

    在整改过程中,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由于老谢家的这块田地势低洼,又与山丘相邻,容易聚集低温水。“这可能是块‘冷浸水田’。”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老谢恍然大悟。

    雷打石镇国土中心所技术人员向老谢解释道,冷浸水田一般水分过多,土壤中的空气过少,土质冷凉,养分含量低,导致水稻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所以前期生长缓慢,“不用担心,适时适量增加施肥就能解决。”

    如今,老谢的这亩水田已经恢复到位,肥料就绪。找到了“低产”的问题所在,又杜绝了违法占用耕地,老谢表示下个月就要让这亩水田“绿起来”。

    记者手记

    不能因“钱袋子”

    而放弃“米袋子”

    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不仅要防止“耕地非农化”,也要防范“耕地非粮化”,不能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种果树、挖鱼塘或许可以获得眼前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不能因为“钱袋子”,放弃日后的“米袋子”。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主管部门应该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处理一起。此外,也要拿出科学的办法、管理的智慧,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耕地增效、农民增收。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