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子捐碑,“戏彩娱亲”的株洲遗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碑名:莱子捐碑 材质:大理石 规制:长113厘米,宽40厘米 年代:清 现状:措置于仙庾古庙

    郭亮

    碑刻里的株洲

    “周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戏舞于亲侧。又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小儿啼,以娱亲喜。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

    《二十四孝》在中国民间的根深蒂固让“戏彩娱亲”的楚人老莱子的形象也深入人心。鲜为人知的是,老莱子除事亲至孝之外,还是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肇始人之一,有遗著《老莱子》16篇(汉魏时亡佚),少数言论在《子书》《战国策》《尸子》等书籍中有所收录,从中可以窥其生平和思想,更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其墓葬便在株洲。

    株洲车辆厂,这个我国南方最大的铁路通用货车、特种货车、铺轨架桥装备、工程机械造修和出口基地,株洲本地人惯以“四三零”的数字代号称之,高大的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人进进出出,好一番忙碌景象。厂房之后,浓荫满眼,水泥硬化道路在眼底纵横铺开,连接着各个不同的厂房车间和家属区,道路命名更是简单粗暴,横纬竖经,再标以数字为区分。经三路与纬一路交叉处,也就是厂内总仓库与铸钢车间之间的位置,正是曾经的老莱子的墓茔所在,不过,现在已是空空如也,墓茔,连带着附近的祠堂,都在1958年建厂时夷为平地,惟余一方刊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石碑在上世纪90年代被找到。石碑现存于仙庾古庙,内容则为彼时修复老莱子墓庐的种种,那么,故事就从这方历经坎坷的石碑开始吧!

    典籍里的老莱子

    考诸史籍,老莱子为春秋晚期时楚国人,大致生活于楚康王至楚惠王时期,为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道教甚至认为,老莱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化身。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受困于陈、蔡,楚昭王迎孔子来楚国。孔子外出,遇老莱子弟子。弟子返家,告诉老莱子:“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示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氏之子。”老莱子说:“是丘也,召而来。”《庄子.外物篇》以寓言的形式记录了这次会面。一见面,老莱子就对孔子的装束发难,“孔丘啊,你应去掉矜持的身体与智慧的容貌,才称得上君子(去汝躬矜与汝容智,斯为君子矣)。”孔子面带愧色问:“以我之德,可修进乎?”老莱子说:“你不忍一世之伤而忽视万世之祸,有些智略不及。以施惠得人心不该引以为傲,这都是中等人之作为……与其称赞尧而非议桀,不如两者都忘掉,是非都不管。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圣人办事多谨慎,又哪里像你一样四处推行自己所以为的仁政呢?”这是要孔子改变那种志在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从中也流露出老莱子亡却好恶、顺乎自然的道家思想主张。

    楚惠王十年(公无前479年),楚国发生“白公胜之乱”,为避世乱,老莱子隐居于蒙山之阳,“蓬蒿为室,枝杖于床,饮水食菽,垦山播种”,后世史家考证,此蒙山在今湖北荆门境内,并有历史遗迹若干留存。按晋皇甫谧《高士传》所记,老莱子隐居蒙山之阳后,平定叛乱之后的楚惠王亲自驾车到蒙山,欲接老莱子出山回都辅佐国政,老莱子正踌躇之际,其妻樵采归家,问明情由,道:“能供你酒肉者,可鞭笞你;能授你官禄者,可加你斧钺之刑。你吃人酒肉,受人官禄,就会被人控制。”老莱子愧而谢妻,婉拒楚王而去。

    老莱子谢绝楚王的邀请,只好进一步隐居,再向彼时更为僻远的南方迁徙,“人莫知其所终也。”到了唐代,自诩为道家始祖老子后人的皇室,大肆加封老子,亦对传说中是老子化身的老莱子兴趣浓厚,多次下诏寻访其故居及墓庐,可惜一直未果。直到清康熙年间,长沙府在湘潭县良图塅(亦作良都塅,即现株洲车辆厂内)发现一块古碑,碑上是弯曲似蝌蚪的篆文,经识篆者辨认,此碑系老莱子墓碑,后府署奏明朝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湘潭知县白憬从凌姓百姓手中赎回出土古碑的土地,并在其上建莱子园,立“古孝子老莱子墓”石碑,还在附近修了“莱子祠”,门联书“灵钟楚国,迹继蒙山。”故清嘉庆版《湘潭县志》中有“周老莱子墓在县境良图塅莱子园,乾隆四十六年,知县白憬为修墓竖碑;嘉庆十八年,里人何其焕、宾泰升等改修石墓”之记载。

    老莱子墓今昔

    现存于仙庾庙的这方同治年间刊刻的“莱子捐碑”同样佐证了《湘潭县志》里的记载——碑文起始即开门见山,“老莱子,楚人也,殁葬此地”,之后便是记乾隆年间修墓事,“何湘邨等捐修土墓”——亦对之后老莱子墓的渊源流变做了介绍。

    嘉庆初年,有感于土墓之简陋,邑人宾南台、何云庄等捐修石墓,并“竖立墓表,创置田业,建造墓庐”,想来彼时的老莱子墓及左近的莱子祠都是有专人管理的,田业所产则为日常管理所需。同治九年(1870年)冬,一场意外的大火将墓庐付之一炬,邑人宾牧村等再行劝捐,“重建墓庐”,所费共“百余金”,捐资众人名录及金额亦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墓庐之前。

    株洲文物工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曾对老莱子墓进行过实地调查走访,留下了这样的调查文字:老莱子墓原位于株洲市荷塘区余家塅余家祠(现株洲车辆厂内),坐南朝北,圆形墓周,周长4.1米,中嵌祁阳石墓碑,中刻“古孝子老莱子墓”,侧刻“清乾隆壬子年三月”。墓前有石华表一对,墓地面积190平方米。

    类似的记载也出现在一些当地老人的回忆文字中,“老莱子墓坐落在周边都是农田的一个土丘上,直径比一般的墓要大许多,周边用麻石砌成,干净光滑,像个晒谷的小禾坪;离墓约50米的东西方向,分别竖有一根3米多高的花岗岩石柱,顶部呈尖形,主体为方形......”

    1958年,株洲车辆厂开始兴建,厂址便选在老莱子墓庐所在的良图塅一带,在彼时大干快上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自然无人理会老莱子墓的存废,墓园并祠堂皆被毁去,墓碑、华表之类物事也被挪作他用,后来更是在“文革”中被当成“四旧”破坏殆尽,直到上世纪90年代,相关部门才在宋家桥杉坡里一袁姓村民的屋后找到一块已被断为两截的石碑——正是前文所述同治十三年所刻重修老莱子墓庐的功德捐碑——村民将其捐献,后被措置于仙庾古庙,这块历尽坎坷的古碑也便成了老莱子墓存世的唯一遗存。

    2008年,市政协委员马立明提交了“建议重修老莱子墓”的提案,当时曾获市文化局回复表示支持,并给出了几点重建意见,荷塘区政府和市规划局也将重建老莱子墓之事列入议事日程,之后却不了了之;2020年,株洲市文物局相关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着手调研老莱子墓重修一事,“希望通过民间实地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使重修进入实质阶段。”眨眼又是两年过去,老莱子墓重修一事仍然毫无进展,那块如今“暂住”在仙庾古庙的古碑也不知何日才能真正“回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