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走西口有多危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山西人的走西口、山东人的闯关东、广东人的下南洋,是明清时期中国民间自发形成了三次人口大迁徙。现在看来这是三场商机无限的大冒险,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背后却是一把道不尽的辛酸泪。山西人管大同东边的张家口为“东口”,西边右玉县的杀虎口为“西口”,走西口指的就是出杀虎口进蒙古草原这条路。

    走西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初年,为防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入侵,明朝在北方长城修建了九个边防要塞,并驻扎了80万大军。80万大军的后勤补给对明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从南方往北方运,十车粮食九车半恐怕都要消耗在路上,于是明朝想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叫“仓钞换盐引”。简单地说就是把后勤外包给民间,谁往边关运了粮食,谁就能拿着政府给的盐引去江南换盐贩卖。山西人借地利之便,兼顾粮商与盐商与一身,很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为后人走西口打下了基础。清朝时,走西口的规模达到了高峰,只不过他们不再是风光地往前线运粮,而是为了生存。康熙后期,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按当时的亩产量计算,养活一个人大概需要四亩地。然而清朝的人均耕地面积却持续下降,到了乾隆后期,人均耕地已不足三亩。

    人地矛盾又以西北最为尖锐,为了给老百姓找口饭吃,清政府只能引导他们去蒙区垦荒,又加之蒙古的王公贵族贪恋地租,双方就促成这场人口大迁移。当时有一句话叫:宁闯十回关东,不走一次西口。东北有山有水有树林,除了冷点,至少饿不着肚子。可走西口就不一样了,杀虎口是必经之地,也是匪患最为猖獗的地方。当地有民谣: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

    侥幸躲过土匪的打劫,还要面临严峻的自然环境。蒙古西部地区到处都是沙漠戈壁,那里几乎没有生命存在的迹象,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跟着骆驼的粪便走,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再也回不来了。即使到了目的地,等待他们的也不是幸福生活。牧区没有房子,牧民住帐篷,他们只能找个沙丘将中间掏空,再盖上草席或是蒿草,这种简易的窝棚被形象地称为:墓坑。为了养活自己,他们什么苦活累活都干,拉骆驼、挖大河、割麦子等等。即使生活如此艰辛,也没有吓倒越来越多的移民。在两百多年的时间内,淳朴、勤劳的西北汉子前赴后继涌入蒙古,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蒙古牧民逐步转向半农半牧的生活上来。除了垦荒种地,一些精明的山西农民从小商小贩干起,凭借勤劳、诚信,最后都成为显赫一时的商界领袖。归化城因为有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这三家著名的商号,一跃成为西部工商业的中心。包头城也因为一个复盛公,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变成商贾云集的大都会。那一代,走西口的潮流不断,一代又一代的晋、陕等地汉人跋涉千里进入蒙区。衣锦还乡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仅是为了活下来。

    (本文原载“文史天下”)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