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靖(中)带队巡河现场。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俞强年
通讯员/刘剑峰 宾倪
荷塘区,因荷得名,境内没有大河大湖,以塘居多。
河虽不长,塘虽不大,但承载的是民生民情。
近年来,荷塘区以河长制为抓手,对辖区所有河湖进行管护,实现河有河长,塘有塘长。去年,该区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370次,下发区级交办函23件,发现的河湖问题已按照“一单四制”要求整改到位。
春光明媚,绿水妖娆。这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1
“一把手”带头,各级河长实干
贯彻落实好河长制,把河流管好、治好,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荷塘区充分发挥区级河长的带头示范作用,全力守护群众身边的幸福河湖。
去年9月6日,荷塘区委书记、第一总河长方靖履新后就马上巡河,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要求相关负责人按照“一单四制”要求限期保质整改到位。
“要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街道、责任部门以及相关第三方机构的积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完善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河道治理成果,推进治水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巡河期间,方靖对全区各级河长强调。
河长制,关键还在于“河长治”。该区共设立区级河长14名、乡级河长21名、村级河长34名,实现三级河长管理水体全覆盖。
河长干什么?怎么干?荷塘区按照省、市河长办要求,大力推行基层河长制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河长办规格,提高河长履职水平。按照巡河手册,区、镇、村级河长严格遵守“巡、治、考、报”河长职责四字诀、“看”“查”“交”三步法,严格履职。
河长不是挂名,是责任。为避免河长出现“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该区河长办对各镇办、村(社区)河长履职进行督查监管,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以确保河长履职取得实效。
去年以来,荷塘区各级河长对辖区龙母河、建宁港、白石港、16座水库、1376口山塘按期进行巡查,累计巡河2370次,下发区级交办函23件,发现的河湖“四乱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河湖管护成效明显。
2
责任清单制,
三大举措有力
“切实将各项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荷塘区委常委、副区长、区河长办主任刘定光表示,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各级河长深入研究河湖管理工作,在梳理河库管护和治理突出问题基础上,有序开展“一河一策”编制。
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清晰明确。特别是聚焦重点,该区采取三大举措,落实落细河湖管理保护责任。
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各级河长认真解决群众涉水信访问题,用心做好农村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农业灌溉等民生水利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严格落实“长制久清”管理,全面落实城区雨污分流大排查、大整治,确保黑臭水体整治不反弹、不返臭。
扎实推进系统治理。落实“水十条”,统筹岸上岸下、上游下游、一二三产业,全面摸排白石港、建宁港排污口,全力整治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已建成的园区、仙庾污水处理设施,既加强建设,也管好用好、发挥效益;抓好水域岸线保护,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对查出的“四乱”问题纳入整治范畴,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抓起,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坚持抓好依法治水。持续完善河湖管理保护各项规章制度,将河道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为河长制提供法治保障,推进河湖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完善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动态监控,对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对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以有力的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河长履职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河湖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进行严肃问责。”刘定光介绍,该区通过健全完善考核细则,对各级河长履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切实抓好绩效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3
多河长联动,
全民共治共享
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全面推进河长制,不仅仅是河长主动带头干,还需各河委会成员单位积极配合,更要依靠群众力量,构建共管共治共享的新模式。
荷塘区河长办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主要成员单位,对全区重大水环境治理项目进行日常调度,该区还构建起河长+检察长+警长+民间河长的“大河长格局”。
“通过发挥河长、检察长、警长各自职能作用,对涉及面广、危害严重、群众反应强烈的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案件,迅速处理,精准办结,河湖监管水平大大提升。”荷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谭洪勇说,区河长办还与民间河长一起,共同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啄木鸟”突出问题“零容忍”专项行动、“保护白石港”志愿活动,进一步激活民间自治的能力,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一起守护一江碧水。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各界总动员的氛围已在这里形成。该区通过完善“区级—镇(街道)—村—村民小组—村民”的五级架构微信群,建立起从党委、政府直达群众的“穿透式”平台,同时将河长制工作接入微信联盟。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覆盖企事业单位、小区的微信工作群,还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将保护水环境、禁止垃圾入河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保护水环境行为,开展河长制进社区、进校园等“六进”行动,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