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垄旧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斜濑河黄家垄庙山岭段人工掌舵漂流的木排(拍摄于1970年代)

    黄家垄全景。 黄春平/摄

    人民公社时期黄家大屋遗存的队办食堂漫画

    黄家垄前方的跨河木桥(拍摄于1970年代)

    黄家垄,是炎陵县船形乡新生村新屋、排里两个村民小组的合称。从大方向来看,黄家垄的正西面有炎陵县西乡的最高峰金紫峰,黄家垄则是金紫峰山脚下的一个自然村落,现今人口超过四百人。

    黄家垄有一垄良田沃土,且因黄姓人口聚居于此,从而有了“黄家垄”之称谓。炎陵《黄氏族谱》载,佳龙(生殁时间不详)、跃龙(康熙庚申年七月十五日出生,殁时不详)为黄家垄两大开基祖。佳龙葬排里组炎汝高速公路排里隧道口上方(从广东迁葬于此),其后代现主要居住在排里组,并散居于县内船形、三河等地,有部分迁居至永兴、安仁、资兴等县市;跃龙葬新屋组田心里,祖墓系1940年代初重新修葺,墓地墓碑完整,其后代主要生活在新屋组,外迁者不多。谱牒记述,佳龙、跃龙为同胞兄弟,佳龙的后代和跃龙及其子女为同一时期迁居于黄家垄。

    1994年版《酃县志》称:“康熙年间……黄志渊(即跃龙)迁入三都黄家垄。”跃龙公墓碑载:“祖跃龙公字志渊,德配祖妣刘大君,夫妇两人自粤由江来楚踵酃,至此西区四平乡黄家垄开基立础,创业垂统……”黄志渊出生于康熙庚申即公元1680年,据此推断,黄家垄之地名和人居史应形成于1680年之后。

    “跃浪生风清波毓秀,龙盘桂月福地奇观。”“志立家成谋贻燕翼,渊深水秀环绕坟茔。”从跃龙墓碑联,可反映黄家垄的地理环境。黄家垄坐南朝北,后山前水(斜濑水,洣水支流),地势上高下低,是一块难得的开阔地。黄姓先祖在此定居后,披荆斩棘炼山辟地,引水灌溉耕作粮稻,一代代黄姓人承续祖业繁衍生息并不断发展壮大。

    黄家垄的后山为连绵茂密的油茶林,林中有一条通往船形墟的古道,是斜濑水右岸民众日常往返各地和前往船形逢墟赶集的重要通道,有着县乡官道的作用。古道以拳头大小的石头砌成,路面整齐、细密、平坦,山顶的“媒人坳”建有一风雨亭供路人躲雨避风,亭子是新生村黄家垄与船形村春江的分水岭。船形大桥和酃资公路建成后,古道日渐荒芜。

    黄家垄民居历史上大多为土坯或青砖房,世代讲客家话。排里组居民集中生活在黄家垄右上方,全组男丁几无杂姓,居住较为分散,历代少见集中居住的特色民居。

    新屋组民众居住在黄家垄左下方,对岸为新生村珠山背组,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好于排里组,人口也比排里多。新屋组有四个小地名,即田心里、新屋里、老新里、逆渡,除逆渡有李、叶姓外,全组男丁全为黄姓。新屋组的人口集中在新屋里,这里的“黄家大屋”当属黄家垄上下最大的屋场。

    “黄家大屋”也称黄家垄大屋,坐南朝北,主体由青砖砌筑,系清代风格建筑,有紧密相连的左、中、右三列房子。中间一列进深长且宽大,有上下两厅,左右厢房,中间设一集采光与排水于一体的大天井,进出的两扇木质大门厚实高大。屋内装饰非常讲究,大小厅堂、天井四周和大门的上方,雕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龙凤,大门的门框、厅中的梁柱上也雕缀有立体的图案,生产队(村民小组)开大会和办红白喜事都在这里举行。上厅屋两边各有一张杂木长凳,据说是枫树做的,凳子长约七八米,需七八个人才搬得动。下厅屋则不时会有铁匠、木匠、篾匠、剃头匠进驻,此为黄家垄最为热闹、最聚人气的地方。

    大屋左右两边(列)是住人的区块,各住六户,一共是十二戶人家,全是黄氏后代,放到现在这该是一个居民小区的规模了。左右两列的房子也开了两扇式厅门,但均小于正中的大门。里面均设上、下两个天井,有前、中两厅,后面是住户的房子。再往两边扩展的房子都是各家的卧室和厨房,并均匀向前延伸了约十五六米。

    大屋左右向前延伸,中间便是一个用鹅卵石砌筑的大院坪,这是放电影、摆酒席、堆放柴火、游玩聊天的公共场合。夏天,邻居们都会搬张凳子出来或直接坐在柴堆上手摇蒲扇,一起乘凉、喝茶、看星星、话家常。秋末冬初,各家各户都要上山砍柴,准备来年的柴火。不用多久,大坪上便堆满了斧劈柴块或带树叶的把子柴,这时的大屋场到处飘散着山野的清香。待至周末和寒假,这里便成了孩子们追逐嬉戏的大舞台。

    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民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住在这里的黄姓后辈纷纷另址建房并迁出。到了90年代中期,“黄家大屋”因年久失修而相继倒塌或拆除,现在仅剩下一间残屋,但外墙上人民公社时期队办“大食堂”留下的漫画仍清晰可见。近几年间,黄姓一些后辈又回迁并在“黄家大屋”老屋迹上建起了多栋楼房。

    庙山岭位于黄家垄的右下方,是黄家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庙山因庙而名,有庙有山,故称庙山岭。庙山原是禁山,山势陡峭,古木古树高大茂密,有一小径通往董湖洲(今船形乡政府所在地),山下是幽深的斜濑水。庙山有庙,但庙为何名、几时修建已无人知晓,此庙后来曾作为学校使用,现今有不少六十岁上下的村民曾在此读小学,或参加政府组织的“扫盲(文盲)”学习。1970年代后期,因修建炎资公路,庙山的树木和庙宇遭受破坏,2013年炎汝高速公路高架桥从庙山经过,老庙遗址荡然无存。

    黄家垄临水而居,原船形乡木材收购站就设在这里。从逆渡到庙山的沙洲上松木成林,垂柳如盖,昔时河宽水大,水运发达,上山竹木经资兴七里、炎陵中村支流在逆渡集结,之后放排师傅通过竹篾、杂木篙将长短一致的杉木或竹子扎成木排。放排时,再将一拨拨木排首尾相连,拨数的多少视水情而定,最后由人工掌舵借助水流漂运到下游目的地。1980年代初,随着炎资公路的正式修通,作为一种古老、原始的木材运输方式逐渐消失。

    黄家垄的“大官”当属衔至六品的黄树藩(号价臣,1840-1915)。炎陵黄氏族谱之《黄价臣先生传赞》载:“吾邑父执价臣先生,处士日榜之孙士仪之长子也。咸丰五年(1855),粤匪入,酃城失守。贼踞酃数月,抄掠罄尽,邑莫何。先生祖父与族人士惠、士实等,剿贼于桐木(今同睦),歼旃邑所称黄家垄义勇是也。先生时年弱冠,以杀贼功奖六品衔。”

    黄树藩倡资建祠修谱,造桥兴教,抑强扶弱,族人称能:“黄氏为邑著姓,散处三乡。先生于光绪元年(1875),倡首集资千金,于县城内买地一区,建一总祠。今年又倡首重修族谱,先生一人总其成,可谓能敦大本者矣。自总祠成后,先生住城之日居多,为族首二十余年。”与黄树藩同一时期剿贼于桐木并被奖六品官衔的还有黄树宽(号玉峰,1847-1910)。

    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历史上出过以黄国霖、黄国祯为首的地方文化名人,进入二十一世纪,黄家垄人“越来越会读书”,先后有二十余人考上大学,有的还是炎陵县的高考“状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