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 建设幸福株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程炳友

    一、以贯彻“三高四新”战略为契机,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打造双循环的重要产业基地

    聚焦优势产业,实行优势优先战略,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重点聚焦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激活发展新动能,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航空动力产业重点聚焦核心产品、终端产品,利用中小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优势,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重点聚焦关键原材料、产业协同、研发创新等领域,提升全域产业链的竞争实力,着力打造国家一流的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基地。

    加大对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让数字经济赋能,形成新的增长极。以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为依托,打造数据研发、存储及应用的链上企业集聚中心,让数字经济全面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夯实株洲未来的发展潜力。

    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核心、政府为主导和科研院校积极参与,搭建科学、高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株洲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力度,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行业地位,做强产业集群,壮大株洲产业基础。

    二、利用长株潭一体化,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双循环的重要要素通道

    发挥株洲区位特点,加快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着重打通城乡循环的堵点、难点,努力建设一批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提升多网联动和铁港海一体的便捷程度;设法开通诸如中欧株洲国际班列、株洲至深圳铁港海联运班列等运输方式,拓展外出通道,提高株洲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地位。

    依托良好的交通网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网络化、智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融入长株潭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做好各种专业物流园和特色物流基地建设,提高株洲物流现代化水平;优化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完善城市及县乡村三级的配送体系;扩大与长三角等主要经济板块的业务衔接,提升物资运营能力,把株洲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要素集散中心。

    三、充分利用湘赣边区等战略机遇,实现市内市外联动发展,培育区域大市场规模优势,打造双循环的重要引领区域

    抓住湘赣边区、中部崛起等多项国家战略的叠加期,运用好相关政策,发挥株洲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扩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在基础设施上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上相互协同、市场培育上相互支撑、政策实施上互通有无,真正实现域内域外联动发展,携手做大市场规模和市场地位,大幅提升株洲的区域影响力,共同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引领示范区。

    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涉农品牌,打造双循环的重要供应基地

    按照城乡产业交互发展的思路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形成产业互补、人才互动、技术交融、一、二、三产业联通的深度融合局面,壮大农村经济。要充分利用地方农业优势资源,培育出更多如炎陵黄桃等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并做好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强竞争力。要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多渠道宣传推广,内外兼修,打造出更多有一定知名度的涉农品牌,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供应基地。

    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牌,打造双循环的重要投资基地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继续推动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打造不见面办公模式;改善营商环境,强化作风建设,营造稳定透明、高效廉洁的服务机制;提高惠企政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便利性,塑造互信、清朗的政商关系。

    持续改善居家置业环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教育、医疗等保障水平;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和重才、惜才、留才的社会氛围;打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提升居家置业的舒适度和可信度,进一步擦亮株洲城市名片,形成双循环的重要投资置业基地。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