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熊军
最近,渌口区古岳峰镇虎啸村来了个大项目,该镇中草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年产3万吨有机肥生产线落户于此,村里实现了产业项目零的突破。2月15日,项目建设现场,一座钢架大棚和一栋一层平房已经拔地而起。
“项目还没确定落户哪里时,虎啸村就进行了初步选址,邀请我们实地考察,达成合作意向后,又迅速组织村民开会,流转土地。”项目投资方负责人易国辉介绍,镇村干部在项目建设中主动当好宣传员、协调员、服务员,让他感到踏实放心。
虎啸村的故事,正是古岳峰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聚焦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成长性不足”等痛点难点,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统筹谋划、深挖潜力,通过选好“头雁”、选准模式、选对项目,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选好“头雁”
为发展“领航把舵”
2月15日元宵节,红旗村的老校舍,工作人员正在搭建简易竹架大棚,屋内,搅拌机等设备已经安装。这个原本闲置着的3000多平方米的区域,已被改造成食用菌培育基地,预计本月底投入使用。
过去,红旗村因历史遗留问题负债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2020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在外创业有成的“90后”唐盼选择回乡,并于去年2月当选为红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产业。去年12月,唐盼与镇干部一道想方设法将株洲达荣食用菌有限公司引入红旗村,村经济合作社入股成为股东,并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公司吸纳镇内劳动力务工,并免费提供家庭种植技术指导,成品菌包按每个至少增值1元的价格负责回收。今年1月,古岳峰镇循环农业产业园项目也在红旗村正式开工,计划建设名贵苗木、油茶等基地5000余亩。这意味着,这个70%常住人口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空心村”,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的巨大突破。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群雁高飞头雁领,群众盼望好干部、好班子,为发展领航把舵。”古岳峰镇党委书记张华介绍,该镇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将跟党走、有能力、敢担当、善治理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配强基层队伍“领头雁”,2021届换选率超60%,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约9岁。同时,建立镇干部联点村制度,为乡村聚力引智、铺路桥搭。
目前,该镇11个村(居委会)有6个村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转变。
选准模式
为发展理清思路
如今说起三旺村,龙牙红百合、三旺香猪已成其独具特色的名片,湖南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也落户于此。而过去,三旺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既无特殊的资源禀赋,也没有龙头企业带动。
机遇在渌口区实行科技专家特派员制度后到来。三旺村在市农科所、湖南工业大学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试种“龙牙红”百合,实现亩产1750公斤,原种还卖到江西等地,带动了90户村民增收。
科研院校的资源“加持”,让三旺村真正兴旺起来。通过“科研院校+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专家在三旺村研发了昆虫病原线虫试剂生物农药,开发出香猪生物饲料,三旺香猪顺利通过无公害认证。去年6月,湖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党委和三旺村党总支签署“党组织共建”协议,将充分利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平台以及百合育种与深加工等科研成果,助力该村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通过出租山林、水塘、门面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模式较为单一且难以持续,振兴乡村最终要走产业化的路子。”张华介绍,该镇聚焦打造“特色农业小镇”,鼓励各村培育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鼓励村集体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通过“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实现资源资产化、财富化,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像我们村成立九狮食品厂,把旧学校改造成药糖加工场地,注册‘岳峰香’品牌,不仅保护了‘非遗’项目,而且打造了本土品牌,公司每年交给村集体的利润也超过10万元,实现多方共赢。”腰塘村党总支书记李拓夫笑眯眯地说。
选对项目
为发展增强后劲
春节前,岳峰村金鼎家庭农场的驴肉十分畅销,除了留下的几头用于繁育的驴,能卖的都卖完了,“这一年卖驴肉的收入就有20多万元。”农场负责人左金玉保守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左金玉红火的养驴事业让村党总支书记皮志恒眼前一亮,“我们村青年少,又没产业项目,小左养驴技术好,为人踏实,为什么不通过他的带动发展驴产业呢?”皮志恒觉得,在引进外来人才困难时,更要积极挖掘本土人才,把党员变“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左金玉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通过考察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今年,村里投入资金50万元入股左金玉的家庭农场,按照30%的比例分红。同时,村里将荒地流转起来种植牧草,解决抛荒问题和农村老年劳动力季节性就业问题。村里引进的锦茂农业也开辟了30亩地准备养驴,一部分驴交由左金玉代养,实现企业、农场、村集体共同受益。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要在‘特’字上找出路,在‘专”字上做文章,选对项目,才能为乡村发展增强后劲。”镇长易子安表示。
腰塘村就尝到了甜头。去年,在镇联村干部郭佳的带领下,腰塘村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巨菌草种植项目,试种了400亩,巨菌草一经收割粉碎,便被抢购一空。“今年计划扩种到1000亩,希望形成一个产业链,打造增收示范点,让更多村民受益。”郭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