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药丸”阿司匹林的 前世今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世界上大约70%的人都服用过阿司匹林。被誉为“天使药丸”的阿司匹林,名扬世界已超过百年,与青霉素、安定并称“世界医学史三大经典药物”。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药片,背后有着波澜跌宕的传奇历史,演绎了化学对人类改造和探索药物的巨大贡献。

    阿司匹林的诞生

    阿司匹林的故事要追溯到3500多年之前,当时古埃及最早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纪事》就曾记载柳树可用于消炎镇痛。公元前400年左右,“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利用柳树皮提取物治疗疼痛、发烧及妇女分娩。但是随着历史变迁,柳树作为药物使用似乎失传了,直到1763年英国教士Edward Stone重新发现了柳树皮的药用价值。

    19世纪早期,化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实验室阶段,已经可以对部分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1828年,慕尼黑大学药学教授Johann Buchner费力地从柳树皮中提取出相对纯净的黄色物质,并将其命名为水杨苷。十年之后,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成功地将水杨苷水解得到了葡萄糖和水杨醇组分,随后他还成功将后者氧化为羧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水杨酸,这是阿司匹林研究中巨大的突破。1852年,法国化学家Charles Gerhardt第一次将乙酰基引入水杨酸分子的羟基上,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合成(阿司匹林)的人。

    在阿司匹林漫长的发现史中,还有位名叫赫尔曼·科尔贝的科学家不得不提,他最早使用“合成”这个词表示现代意义上的有机合成,他在1859年提出了用于合成水杨酸的反应,广泛用于水杨酸的生产。

    但水杨酸一经诞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立即成为灵丹妙药,因为它的副作用较多,例如难闻的气味、对消化黏膜造成刺激等,某些患者甚至会出现消化道溃疡。突破出现在1897年。当时,拜耳实验室有机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解决了水杨酸的刺激性。两年后,拜耳公司注册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疼痛、炎症、发热等问题。

    老树发新枝

    阿司匹林诞生后很快风靡全球,然而到了1971年,在解热镇痛类新药层出不穷之时,阿司匹林很难一家独大,但这时人们却发现了它的新作用。

    阿司匹林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对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它的一些新应用,例如癌症预防、糖尿病防治、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白内障等,但这些新应用尚需临床进一步研究才能真正得以推广。

    据统计,世界上几乎70%以上的人都服用过阿司匹林,然而“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会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或其他过敏性反应;尽管阿司匹林较水杨酸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很多,但是长期服用仍然可能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和溃疡,因此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后或与抗酸剂同时服用,本身就有溃疡的患者更应该慎用或者不用。

    阿司匹林的研究还在继续

    化学、药学专家表示,合成化学是新药发现的主要动力和药物制造工业技术进步的源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化学合成药物仍然会是当今世界各大制药公司新药研究的主题。

    从最初治疗头疼脑热,逐渐发展成如今具有多种吸引人的潜在医用价值,阿司匹林的研究还将继续,这个小小的“传奇”分子仍然没有“吐露”全部秘密,未来还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呢?我们拭目以待。

    (来自科普中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