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民间的“开灯祈福”之说,也有汉文帝纪念“平吕”之说,还有道家的“三元”之说,更有释家的“燃灯供佛”之说,由来已久,难以考证,而其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舞灯等习俗已成为一种重大的传统民俗活动,浸润在中华文明的脉络里,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记忆中,家乡醴陵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汤圆。
汤圆虽然好吃,做起来却不太容易。首先要提前把糯米用清水浸泡好。待其浸泡到一定程度,便要用石磨连糯米和清水磨成浆。磨好浆后,一般用布块包着悬挂起来,好让米浆中的清水渗透流出来。等到米浆晾成半干湿状态,便可以揉搓成团,下锅一煮,便成了汤圆。
那时的汤圆,虽然只是一团米粉团子,什么馅儿也没有,顶多加上一勺白砂糖,但白砂糖的沁甜,米粉团的软糯,让人终身难忘。
前几天,小女儿莫名唱起了“卖汤圆”的儿歌,母亲突然提起想吃汤圆。我连忙去超市买了一袋,什么芝麻馅、花生馅的都有。父母妻儿都吃得很开心,我却再也没能品出儿时的味道。
关于元宵和汤圆,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话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却非常担心老百姓反对。这天,袁世凯听到街上有元宵的叫卖声,觉得“元宵”二字谐音“袁消”,对自己不利,便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但老百姓不买账,元宵两字并没有因此取缔。由此可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家乡的元宵节另一重大习俗就是“舞灯”,形式多种多样,有舞花灯的,有舞龙灯的,也有舞狮灯的。元宵一到,远远就能听到锣鼓唢呐声,由一个掌“头灯”的人带队,后面跟着耍灯人,再后面跟着锣鼓唢呐班子。“头灯”必须在当地颇有威望,否则主家不一定接待。头灯人给主家送上帖子后,耍灯人便开始自己的表演。主家会往头灯人的篮子里放下准备好的红包,并点燃鞭炮。一般有鞭炮不停、舞灯不停的说法。
我常想,无论是吃汤圆,还是舞灯,不管这些节日是怎么来的,也不管他有哪些习俗,这不仅仅是中华儿女驱邪避害、消灾祈福、热闹吉庆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更是农耕文明下,古人结社自保、自强不息的必然产物。在法制不健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古人以宗族为纽带来对抗天灾人祸。农忙时,大家辛勤耕作,养家糊口;农闲时,大家习武健身,以此为乐,这大概是“庄稼把式”一词的由来吧。因为习武,便有了舞灯的技术基础,又能在正月这种农闲时节赚点小钱、以贴补家用,古人的智慧也就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