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不辱使命,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社区义诊

    打造株洲首条“空中生命线”

    呵护老人

    抗击疫情

    朱洁 朱卫健

    “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离不开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个城市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时期,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这一年,市卫健系统不负市委、市政府要求,不负人民群众嘱托,攻坚克难经受考验,全面贯彻落实“健康株洲”行动,扎实推进各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联防联控,成功抗击疫情;三级医院“顶天”,基层医疗“立地”;足不出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三医联动”,破解群众看病贵等问题,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新的一年,期待全市卫健工作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回应更多百姓关切,助推全市卫健事业再上台阶。

    1

    疫情防控:两次疫情应对有力

    2021年9月19日,株洲夏季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全部“清零”。

    时间回溯到2021年7月29日12时40分,一封来自常德的协查函,打破了株洲的安宁。时隔16个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侵袭株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早抓小、严防输入”。7月29日下午,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召开,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方式、战时机制、战时作风全面迎战。

    战斗打响,军令如山。市卫健委迅速激活应急机制,引领全市卫健系统发挥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将全市疾控人员、医务人员和所有卫健系统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

    “德尔塔”变异株传染性极强,曾出现了14秒内无接触传播的病例。面对如此“狡黠”的敌人,株洲卫健人深知,必须精准出击,打赢歼灭战,以霹雳手段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在疫情防控阵地,株洲疾控人组织流调队伍,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线上、线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用最快的时间将所有密接与次密接人员管控到位。为全力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市卫健委从各级医疗机构调配核酸检测人员,到8月12日,城市五区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部完成。在医疗救治阵地,市中心医院黄彭等医生再次回到隔离病房,对战熟悉又陌生的“敌人”,治愈一个又一个病人。

    疫情极其复杂。1个月后,攸县再次发现1例新冠肺炎疫情。但因为有了经验,我市果断处置,有效应对,很快控制住了疫情,没有发生外溢,没有出现社区传播。

    经历两次抗疫,株洲做法最大限度减低了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作为牵头部门,市卫健委坚持定期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重点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指导各县市区各部门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与此同时,全力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自2020年12月以来,株洲累计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171个接种台596个,设置大型接种点10个接种台121个,全市医务人员连续作战,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30多万剂次,筑牢了全市人民健康免疫屏障。

    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在总结去年两次抗击疫情的经验基础上,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应急能力不断加强。按照流调溯源“3+N”模式,目前,全市组建了流调队伍74支1116人;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39家,最大日检量可超6万份。2022年新年春节疫情防控工作已周密安排,部署到位。

    2

    先行先试:综合医改推陈出新

    疫情防控,考验着株洲的医疗能力和卫健系统的管理水平,是近年全市医改工作不断深入、医疗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剪影。

    2021年底,55岁的放射性直肠炎并直肠阴道瘘患者刘女士,在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医生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刘女士曾是一名宫颈癌患者。这种疾病的根治方法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虽然她的肿瘤得到了治愈,但因为接受了较强的放射,却出现了放射性直肠炎,并伴有直肠阴道瘘。因为病人的直肠与阴道之间出现了病理性相通,导致不受控制的大便源源不断从阴道排出。刘女士苦不堪言。

    放射对患者的盆底组织造成了严重损伤,手术修复难度非常大,导致以往大多数情况下,医生都是给患者做终身肠造口手术。这样,患者余生都要忍受因此带来的各种痛苦。

    当很多医生对此望而却步时,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论证,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团队最终创造性对其实施了病变肠管切除,直肠阴道瘘修补,结肠经肛门拖下式吻合术。2021年11月底,医生们为刘女士进行了二期肛门成形术。刘女士无比兴奋的出院了。“我就知道,株洲医生值得相信,株洲医疗水平很给力……”她感慨。

    深化医改以来,我市紧抓内涵建设核心,推动医疗服务提质,改善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去年,我市启动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评选出26个专科。启动市财政扶持重点专科建设三年行动,确定重点扶持项目3个、奖励项目10个。全市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别为8个和37个,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领域有各类科技领军人才、学科骨干等约300人。此外,持续推动市中心医院和中南大学深度合作,争取了一批优质医疗资源落地株洲。

    卫生健康事业是民生事业,医改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株洲医改不仅要解决看病难题,还要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在医院买药,价格一清二楚,有的比在药店买还便宜。”日前,在市人民医院,65岁的刘师傅一边核对自己的账单,一边连连点赞。刘师傅有心血管疾病,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过去,一盒阿托伐他汀钙片要53元,现在只要46.09元,便宜了不少。”刘师傅高兴地说。

    这是我市实施“三医联动”的一个缩影。为了破解看病贵难题,去年,株洲在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上狠下工夫,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据统计,株洲去年在全国首创药品集采“九市联盟”,预计年节省费用4700余万元;牵头组建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八市联盟”,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3000余万元。株洲,已正式成为全国第四个既开展药品带量采购又开展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城市。

    3

    民生民本:公卫服务持续提升

    在株洲,优化医疗资源分布依然是目前株洲卫健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能力不断提升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只有以健康为中心,扎实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减少发病率,才能全面提升百姓满意度和获得感。

    2021年4月,在天元区嵩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诊室里,社区居民陈清华9个月大的小孙子正在接受小儿推拿。陈清华说,能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享受中医药服务,安全又方便。

    嵩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是全国首批中医全科医生基层培养基地。随着嵩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提质改造,中医馆从一间房子到现在整个一层楼,从以前的传统康复理疗、传统的中医适宜技术,到现在集现代康复、残疾人康复、中风、偏瘫等为一体,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此外,该中医馆是省直中医院技术指导重点科室,每周都有三甲医院的专家来坐诊指导。

    不仅在城区,在“医联体”的帮助下,乡镇群众看病也不再难了。不久前,炎陵鹿原镇75岁的霍奶奶在该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了胆总管结石去除、部分肝脏切除术之引流管拔出手术。她的家人说,以前,做这样的手术要去市里的医院,又折腾又费钱,但现在,他们不“足不出县”就一样能做好手术。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株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3%以上;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93人;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推进分级诊疗,全市县域内就诊率上升到93.94%,居全省前列。

    同时,一批公共卫生项目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持续提升,市疾控中心新建项目有力推进,省指定的4家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按期保质完成;血吸虫病防治成为全省第1个成建制达标的地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控工作在省考核中排名第1;职业病防治工作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1。公众急救技能持续提升,积极实施公众急救第一目击者培训“民生100”工程项目,全市16家基地医院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活动200余场,培训合格10455人,完成率超330%。母婴保障持续优化,全市孕产妇死亡人数为0,“两癌”筛查、免费产筛全面完成年度任务。一老一小服务持续优化,全市现有托位4636个,全市养老机构医疗服务100%全覆盖,天元区新塘社区等4个社区获批2021年全国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

    相关链接

    2021年卫健重点工作大事记

    ●1.疫情防控精准有效,两次击退疫情。

    ●2.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取得新进展。在市中心医院作为全国试点单位的基础上,2021年推荐市二医院和醴陵市中医院作为省级试点医院,目前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试点全覆盖。

    ●3.医联体建设展现新面貌,醴陵市县域医共体建设代表株洲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

    ●4.市委、市政府将健康株洲行动纳入绩效考核。

    ●5.顺利通过第三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化国家卫生城市。

    ●6.健康细胞单位创建工作持续开展,成功创建健康细胞单位43个。

    ●7.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出台了株洲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中医药服务“基层惠民”行动,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均已实现中医药服务“四有”要求。联合湖南中医药高专学校每年定向培养中医特岗生100名。

    ●8.新塘社区等4个社区获批2021年全国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