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紧密联动的合作共同体为民企融资纾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邓莹璐

    “融资难、融资贵”是束缚民营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是牵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的“命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此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接地气、见实效的举措。从2021年对株洲百家民企的调查问卷来看,51.11%的受访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6.67%的受访企业认为该问题有很大程度的缓解。由此看来,民企在融资问题上已经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形势拐点,很多企业能从融资帮扶“组合拳”中获取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为了提高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建议加快构建紧密联动的合作共同体,推进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三方合作走向深入,加强市、县(区)各级以及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活水”。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联动宣传体系。当前,政策宣传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多元主体之间的宣传合力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一是建立政金企政策宣传联结机制。构建常态化民营企业政策设计与评估机制,借助我省大力开展“千户民企大走访”等系列活动的契机,提升基层调研、专题调研的实效性、针对性。相关职能部门应主动加强与自身业务挂钩的金融产品的学习,金融机构要强化靠前服务的意识,选派并组建“金融辅导员”队伍下沉企业,建立对口联系机制,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政策讲解和业务咨询服务。二是强化“量身定制”与“贴心服务”的宣传要求。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量身选取合适的政策信息,通过商会、协会等组织或者以不同市场群(园区)为单位进行精准推送。如以园区为单位,根据园内企业需求对政策进行筛选、汇总,开展政策“点对点”的精准投放,或以园区为据点对接金融机构进行批量融资对接,在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又能合理降低企业信息获取成本。

    构筑“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生态圈。当前,产业和科技正发生深刻变革,提高金融业数字化水平,是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途径。一是建立政金企信息服务云平台。接入市场监管、税务、工商、电力等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的涉企数据,实现金融大数据资源共享互联,畅通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积极搭建集融资需求发布、融资需求申请、融资主体信息数据库于一体的融资对接服务平台,致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不充分问题。二是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各类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实现共赢。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加快推动流程再造与优化。鼓励把成熟的科技体系向外输出技术成果和经验,共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基金与银行机构开展投贷联动合作,有效形成股权投资和银行信贷的联动融资模式。通过保险机构责任保险、银行定额贷款、财政给予风险补偿等形式,撬动保险机构和银行助力民企融资。

    打造产业链金融创新合作共同体。近年来,我市以产业链思维培育产业集群,大批中小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着眼于龙头企业较于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明显优势,应着重加强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创新探索,打造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多元联动的产业链金融创新合作共同体,有效将金融资源顺着产业链惠及各类企业,真正让“金融血液”活起来。一是合力推动融资模式创新。可学习借鉴山东、广东等地经验,政府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科技金融贷款贴息、小微企业集合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等项目。健全供应链金融担保、抵押、质押机制,支持商业银行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合同质押等融资模式,助力民企在降低融资成本、丰富金融产品、优化产品期限等方面获得更多话语权和选择权。二是激励龙头企业在产业链金融中彰显更大担当。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适度扩大风补资金池规模,鼓励龙头企业提高站位、承担主体责任,为兄弟企业融资给予帮衬,避免因话语权优势对帮扶政策造成挤兑效应,切实在产业链金融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