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觉醒年代》有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唐梦菲

    很少连贯地看完一部电视剧了,但《觉醒年代》却是一个例外,是我儿子推荐我观看的,他说这部电视剧与今年全国的党史教育和政法干警的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相吻合,作为基层检察院的一员,观看完以后,仿佛正经历那个动荡激昂的时代,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与欣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艰难、也是最屈辱的一段历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早已锈蚀斑斑的大门。辛亥革命的枪声了断了龙椅上的残梦,却让一帮军阀窃取了胜利的果实。中国何去何从?是任由铁蹄践踏、深陷水火,还是历经苦难,从此走向新的辉煌?

    一时间,古老的华夏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奈与彷徨。

    此时,就连一向以斗士著称的鲁迅也陷入了彷徨,只能躲在一座古寺里抄写佛经。当然他不是寄希望于释迦牟尼来拯救世界,只是,他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同样彷徨着的,还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但是,他们没有消沉,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只是夜色浓重,还没有看清方向。

    他们一边努力地思索,一边努力地叫醒仍然在酣睡的同胞。于是,茫茫黑夜里闪过一道星光。此时,北大成了这风暴的中心,一群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面向风暴,挺起了他们的脊梁,走到了时代的前沿,扛起了开启民智的大旗。

    “书生何不带吴钩”,这些人没有刀枪,但是他们以文作剑,投笔为枪,以文人特有的气质和品格,发出了护国救民的最强音。鲁迅的《狂人日记》,篇篇泣血;李大钊的《青春》,字字铿锵。

    这声音由小及大,从北大传出,传到长辛店,传到上海、长沙、广州、日本、法国;这声音从学生中间飞出,传到劳工、军警、商人、官僚、乞丐之中。终于,这声音逐步由闹钟变为炸弹,汇成民意的汪洋。

    “100”,这个数字对于国人总有一种特别的印象,是一种圆满,还是一种祝愿?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了那个悲壮的起点,和这一路的风雨辛酸。

    觉醒,不是突变,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李大钊说,面对即将爆发的火山,沉睡中的人们是幸福的,而醒着的人则是痛苦的。

    他们的确是先驱者、启蒙者,是那个时代的勇者、智者。他们的优秀更在于,他们优先觉醒于那个混沌的时代,并且勇敢地肩负起了这份沉甸甸的历史重任,觉醒不是精明于算计,熟练于权术,而是对大势的把握,对信仰的崇尚和对价值的追求。

    电视剧看完了,眼前浮现出几个鲜活而高大的背影,都是极其唯美的形象。女的蓝衫短袖、黑裙白袜,男的或粗布长衫,或西装革履。我却只能看到背影,因为他一直在我们的前面;只能看到背影,在他们的前面,是无限的光明……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