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章
【把应急避难场所“建”在人们心里,当灾害来临时,人们才能从容不迫。】
近期,国内多地发生地震,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尽管我市不处于地震活跃地带,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小,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不少市民对身边有哪些应急避难场所知之甚少,对应急自救常识缺失甚至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市主城区已建成的各类应急避难场所69处,总面积达到268.6万平方米。不少公园、学校、体育场等都挂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
应急场所的建立与百姓认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对此现象,笔者认为,应急避难场所标志信息不够全面、宣传力度不够,是制造这种脱节现象的重要原因。一位老人向笔者表示,小区附近的一所学校校门口上有一个标识牌,上面有一个箭头一个小人,字小、颜色不突出,一直以来,他都把这个标志误认为是盲道指示牌,直到笔者告知后才得知是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
有些人即便认得标识,灾害发生后应该去哪里避灾?怎么做?也多是一知半解。有人认为像地震、飓风等破坏力较大自然灾害发生在身边的概率微乎其微,潜意识里并没有绷紧应急避难的“弦”。实际上,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力往往是瞬息之间,不重视、“想当然”的思想,极易自食其果。
在地震多发的国家,比如日本,1公顷以上规模的公园都会被建成应急避难场所,由于日常的宣传普及和应急措施到位,公众的“避难”意识和能力都很强,遇到突发情况时反应迅速,把灾害破坏控制到最小范围。
因而,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应该跟上市民“应急”意识的步伐。如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要更加详实清晰,相关知识和应急演练多走进校园、企业、社区等,让居民获得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只有把应急避难场所“建”在人们心里,当灾害来临时,人们才能从容不迫,科学高效应对,也是大家为建设“幸福株洲”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