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丹陵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丹陵古桥

    丹陵刘氏宗祠

    樟林

    丹陵桥位于攸县,是桥名也是地名,泛指桥周边十几里的红土山丘。1957年,我顺利考取了丹陵桥畔的攸县二中。那时,能上初中的人很少,消息传来,轰动了我家那条几里路长的小山沟。

    丹陵中学原是一所私立初级中学,只有两个班级,百来个学生。1951年,学校更名为攸县第二中学。那时村里人大多一字不识,不知道“二中”为何物,只知道那个地方叫丹陵桥。小山村离学校有五十多里路,全是羊肠小道,更无舟车代步。虽然每个月可以请假一天半,用于回家换洗被盖、衣物,可时间几乎全耗在了往返的路上。

    学校有一片古樟林,其中36株的树龄在190年以上,最老的几株将近400年,郁郁葱葱,为著名的地标性景观,后来还被政府列为古树名木。从学校出来往东边走上半里左右的路,便能看到浩浩奔流的沙江,而江上那座古桥,就是丹陵桥。桥对岸有两条破败不堪的街道,那里住着百十户人家。夏日的傍晚,我和同学们常去桥下游泳。街上那群小屁孩野得很,喜欢站在桥上尿尿,一字儿站着比射程,把江中的“浪里白条”当靶子。一道道“小喷泉”哗啦啦地落在江水中,多次命中我的脑袋瓜,那股骚臭气熏得我直欲作呕。

    江堤上长着一种被我们称为“乌龟藤”的荆棘,开白花,结黑果,遍体长着剌,生机勃勃地缠绕在灌木林间。果实成熟的季节,我和同学们去江堤上摘果子吃,常常乐而忘返,误了上课。正在上课的老师,瞅着大家一张张乌黑的嘴唇,怒喝道:“都给我好好在墙根下站着!”半大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食量大的时候,虽然屡被处罚,大家仍耐不住诱惑,隔三差五地溜出校门去觅食。六十多年过去了,那酸涩中透着微甜的果味、爬满青藤的古桥、破败的街道,仍是我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美好。

    2012年,攸县政协决定编撰《攸县风物》一书,丹陵桥作为重要的历史景观,也被列入其中,而我则被安排负责撰文一事。虽然此前我也曾屡次去往丹陵桥,但对其来龙去脉却不甚了了,于是便到处搜集资料,查县志、找当地族谱、走访耄耋之年的老人,这才渐渐对丹陵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有了大概了解。

    据同治版攸县志《津梁》卷记载:“丹陵桥,坐北江乡天都,明知县徐希明(浙江上虞举人,明万历年间任攸县知县)建,石造、三拱。桥亭十七间。 ”据了解,丹陵桥周边的村落皆为刘氏居民。后来,江西安福县蜜湖的刘宝翁举家迁徙到这里开基创业,称为丹陵刘氏。经过五百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在已经成为人数过万的旺族。丹陵桥命运多舛,此后由渡口改木桥、木桥改石桥,石桥又再改为渡口,这些往事,都被记载于历代丹陵刘氏族谱中。

    数百年间,丹陵古桥一直是贯穿南北官道上的要津。“上通鄂、豫,下接两广,来往奔驰者络绎于道。”据丹陵刘氏族谱记载,桥东沿官道一条长街上,商行、钱庄、客栈、戏院、赌场等应有尽有。每月逢一、六日为圩日,赶圩者远及湘东、赣西数县,最多可有近万人之数。街道临河一端设有码头,当地的谷物、茶叶、辣椒、竹木等,均由此下河装船,经渌水入湘江,再运往外埠,返程时就顺便给各商行捎回急需的商品。街道西端的尽头,有一口水面四十余亩的大塘,从这里去攸县和醴陵县城都只有一百里的距离,故名百里塘。

    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丹陵桥往北四里许,增设了皇图岭圩场。最开始,仅有一家小商店和几个摊贩,货源则来自丹陵桥街上的批发商,赶圩者寥寥,都是附近两个自然村落的居民。到1931年时,醴陵到攸县的公路开通,贯穿皇图岭,这个圩场也开始日渐兴盛。由于古官道被废弃,丹陵桥集镇日渐衰败,最后沦落为穷乡僻壤里的一个小村落。

    时间来到1944年。为了阻挡日寇南侵,公路每隔数十丈就挖深堑截断,由于担心日寇经过丹陵桥、沿古官道来到县城,所以砍倒了桥头的一株巨樟树横堵于桥面。据当年参与砍樟的民工、现已86岁的刘谷升老人讲述,这颗巨型樟树4个人都抱不拢,其树顶遮盖范围有一亩余地。这样大的一棵树,既要树干不偏不斜横梗于桥,又怕大树陡然倒下砸塌桥梁,皇图岭乡公所于是征集了一百二十个民工,准备了绳索四千余斤,历时三天,才将樟树缓缓地倒放在桥上。

    丹陵桥人敢于牺牲的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值得称颂。桥头老街的私塾教师刘香和于1928年加入工农红军,在县苏维埃政府任要职。长征开始后,他留守在湘赣边区打游击战,后于1936年被敌人杀害。“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丹陵壮士勇赴抗日前线,以身报国。桥头不足300人的自然村落间,就有抗日烈士五名。

    因连年水灾,桥畔的居民陆续外迁,原有的百十户人家,后来仅剩下十几户。1975年一场特大山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丹陵桥完好无损,但桥头的老街几近全部坍倒,生产队的居民集体乔迁,将宅地改造成了农田。

    如今的古官道两旁,西侧有106国道、醴茶铁路,东面有武深高速,公路、铁路并驾齐驱,车辆昼夜奔流不息,曾经的古官道如今成了农人耕作的小路。丹陵古桥,则成了见证当地历史的重要建筑。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