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葵:自学成才,填补株洲铁画技艺空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民间手艺人徐雪葵 自学铁画多佳品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震 摄

    株洲非遗

    赖杰琦

    铁画,又称“芜湖铁画”,它诞生于安徽芜湖,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纹理感、立体感强,造型刚劲有力,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饰品。在株洲,民间手艺人徐雪葵通过自学,掌握了铁画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精髓,其技艺在今年入选株洲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创作

    主动摸索自学成才

    睁眼醒过来时,窗外还是黑漆漆的一片。徐雪葵从床头柜上摸到手机,看了一眼时间,才五点半。他悄然起床,套上那身藏蓝色的工作服,洗漱完毕后,轻轻推开门闪身出去,旋即又轻轻掩上。妻子没有多问,多年下来,丈夫的脾性她早已摸清,能让他这么早起床的只有一件事——忙他的铁画。

    对艺术的喜欢是会刻在一个人骨子里的。从小徐雪葵就爱画画,不论是画山画水还是人物花草,总能栩栩如生。小孩子往往没什么定力,但他画起画来却可以一坐就是大半天,为此,学校的美术老师没少夸他“是个搞艺术的料”。多年下来,中国画、素描、油画……各种绘画类型,他都有涉猎,不论寒暑,从无间断。

    高中毕业后,徐雪葵招工进了株洲钢厂,成为一名钳工。日复一日对着各种金属材料敲敲打打,这原本是枯燥无味的事情,但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他发现金属材料经过工具的挤压会产生凹凸感。良好的美术功底,让他对美的感触更细腻,看着这些压痕,他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些痕迹来画画呢?”

    年轻人总是充满激情和干劲。自从有了利用铁板画画的想法后,徐雪葵主动加班的时间更长了,常常一呆就是大半夜。厂里各类钢铁的边角废料都是现成的,虎钳、焊机、钻床等各类工具也随手可得,画个什么东西好呢?思来想去,他决定从自己拿手的动物画。然而,从想做到做好,中间还有无数道关卡:钢板太厚,不仅敲打起来费劲,成品的立体感也不够强,太薄了也不行,堑子的力道稍微大一点就会把材料弄破,一切流程都只能重来;凹的地方要控制力度,不然视觉上看起来会显得黑乎乎,凸的位置更要注意,该圆凸的地方,如果变成扁凸则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深夜的厂房显得格外空旷,此起彼伏的敲打声则让静谧的夜晚多了些律动。半年后,徐雪葵的第一件作品成功面世了。这是一只不锈钢勺,与普通勺子相比,勺柄的位置多了一条龙,龙爪龙须清晰可见,龙身、龙尾绕着勺柄而上,看起来栩栩如生又霸气十足。但徐雪葵自己是不太满意的:“形象比较单薄,手艺比较生疏,技术也不太成熟。”

    溯源

    芜湖之行大开眼界

    自从第一件作品完成后,厂里的同事们都对徐雪葵的手艺大加赞赏,但他自己却并不满足,总想着能把技艺再提上一个台阶。为此,他虚心向厂里和美术界的老师学习绘画技艺,并多次参加全厂举办的职工美术、书法展,不断巩固自己的基本功。但对于自己所钟爱的这件事究竟叫什么,他仍然知之甚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徐雪葵在电视里看到一档节目在介绍芜湖铁画技艺,他顿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在做的事情吗?原来它的名字叫铁画,根源在芜湖。”一心想要追根溯源,寻找正宗铁画的徐雪葵决定去芜湖看一看,向那些真正的大师们学习技艺。经过向厂领导一番软磨硬泡,最终请到了4天假,“坐火车来回要两天时间,还剩两天,认真学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了。”

    来到芜湖,徐雪葵才发现工艺美术厂已经倒闭,厂里那些技术好的师傅们早已散落各处,自谋生路。在厂门前转悠了两个小时后,附近一位居民给他指了条路:去附近卖工艺美术品的商业街看看,那里会有一些不错的旅游商品。“见不到老师傅当面请教,看看他们的作品也是不亏的。”徐雪葵转头来到商业街,一个铺面一个铺面的慢慢逛起来,遇到喜欢的作品就干脆坐下来认真揣摩。剪、敲、砸、焊、磨……每个步骤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整整两天时间,他都泡在这里,边看边想边学,遇到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拿出本子和笔记下来,准备回来后再细细推敲。“比如要创作一幅梅花图,怎样将梅花的花朵与花杆进行连接,这种细节的操作,芜湖铁画就完成得很好。作品出来后,看起来非常细腻,传神。”

    芜湖之行让徐雪葵眼界大开,回来后,他的作品类型得到进一步扩大,人物、风景、花草、动物,都开始涉猎。多年下来,他创作的作品已有两百余幅,往往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长达数月。这其中耗时最久的是一幅长200厘米,宽90厘米,名为“迎客松”的作品。这幅作品以松树为主体,黄山为背景,每一根松针都是用剪刀将铁板依据实际的样子剪下来后,再一一焊接好。为了让松树叶看起来丰盈、有厚重感,最厚的位置,徐雪葵整整用了9层松针,而为了确保材质不起锈,一般要刷5-6层油漆。“还是有点遗憾,可以做得更精巧一些的。”在他看来,艺术创作原本就是件充满遗憾的事情,所以才会不断完善,追求至善至美。

    传承

    手艺恐将后继无人

    头顶的LED灯发出冷白色的亮光,徐雪葵坐在工作室的办公桌前,右手握在铅笔后端,左手压住桌上的A3纸,闭目回想了一会儿,猛然睁开双眼,旋即铅笔在白纸上迅速滑动着,摩擦出的“沙沙”声打破了空气中持续多时的安静。嘴巴、头、眼睛、翅膀、尾巴……待画完这些时,一只目光凌厉、栩栩如生的老鹰跃然纸上。将画作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了一阵后,徐雪葵又将不满意的细节部分一一修改,这才停下手来。此外,窗外的天空也已经泛起鱼肚白。

    楼下房东养的那几只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传了过来,徐雪葵看看窗外,“哟,就天亮了啊。”他活动了一下略显紧绷的双手,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转身踱步到库房,从一堆钢板中抽出最上面的那张。纸上的雄鹰,要用油彩笔在钢板上勾勒出外形后,才能进入下料、砸制的环节。0.7毫米的钢板厚度,是他经过多年实践后,摸索出的最适合制作铁画的铁材厚度。通过铁锤、凿子、堑子、铿刀等工具,将材料敲砸成各种凹凸面和线条,再经过镂空、焊接、打磨、抛光、上色、防锈防腐等一系列工序处理,才能最终将设计的作品展现出来。

    200来平方米的工作室内,散放着5个材质各异的工作台,徐雪葵最常用的,是办公室那张大书桌和操作间的那个大树墩。4年前,徐雪葵从所在的企业下岗后,到位于响田大桥下的一栋民宅处租了一层楼作为工作室,开始专心创作铁画,同时,也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在5个徒弟中,“90后”的小赵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却是辈分最大的“大徒弟”,自2018年至今,已跟随徐雪葵学习了3年的铁画。与其他几个徒弟比起来,从小学习剪纸技艺的小赵不论是美术功底还是动手能力,都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铁画这门技艺,光会画画不行,光会动手也不行,必须两者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徐雪葵说,即便如此,小赵目前在创作时,仍然会有一些失误。作为株洲地区仅有的铁画手艺人,徐雪葵和他的作品填补了株洲乃至湖南在铁画技艺上的空白,但由于年青一代对手艺类的工作感兴趣者并不多,因此后继无人则恐怕将成为他最大的遗憾。他说:“我希望通过你们的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铁画,了解铁画,并爱上铁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