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田婧杨 黄歆璇) 去年12月28日,渌口区龙潭镇新燕村,村民侯冬英正在打扫卫生,听到废品回收人员的吆喝声,她将纸壳、塑料瓶等物品整理好,卖了3元钱。
新燕村按400元每月的标准聘请了一位专人,从事废品回收工作。“能变钱的留在桶子里,不能变钱的送到路边的垃圾收集点。”侯冬英表示,现在大家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了。
在朱亭镇,垃圾分类主题墙绘、四色垃圾桶、垃圾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该镇打造了58处垃圾分类亭,并利用镇内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趣味赛、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让垃圾分类更加深入人心。
自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渌口区积极实行“首村示范过关制”,8个村创建达标,生活垃圾减量率达50%以上。2021年,该区继续在31个村(社区)试点,在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营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此外,该区在城区投入130余万元,实现了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30%的目标要求,建成城区厨余垃圾收集系统,并完成垃圾分拣中心选址踏勘、建设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