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浪漫史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星雨

    纵观百年红色电影史,即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真实写照。我国红色电影紧跟时代浪潮,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多如群星璀璨。但仅从宏大叙事中“主旋律”和“高大全”的表达形式来看,确有审美疲劳之感。恰逢建党百年之际,由管虎监制,徐展雄执导的《革命者》与国人见面,影片以李大钊先生慷慨就义的前三十八小时作为叙事主线,采用倒叙手段加之交叉回忆叙事等非线性叙事片段,力图在短时间内展现真实立体的革命者形象。可以说,在英雄榜样系列之于红色电影中,要在宏大立意与叙事创新之间做充分衡量的条件下,影片《革命者》诚然是一部具有创新探索性的红色佳作。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叙事为立意服务。所谓革命叙事,即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革命事件与英雄人物,达到革命精神传承的目的。按革命叙事类型分类,影片《革命者》是介于成长类和史诗类之间的“新类型”。

    首先,它打破了成长类革命叙事中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叙事逻辑,转而将叙事主线安排在李大钊先生牺牲之前,开场漆黑压抑的布景与倒计时提示无不暗示着主人公即将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其间交叉进回忆叙事以反映时代背景,让观众“由果寻因”的过程使影片在拍摄历史人物时又增添了生机和神秘色彩。其次,它对于史诗风格做了试探性的创新,影片通过一个共产党人的视角使整个民族特定时期的跌宕起伏得以展现,影片通过维权,演讲,授课等一系列闪回的记忆将李大钊先生的形象进行立体化塑造,其具有一定的“个人史诗性”。片中的李大钊先生穿梭在农场、报社、图书馆、早餐店。为报童的死不平、为浴池的乞丐演奏乐亭大鼓,为工会同事宣传马克思主义,与陈独秀争执又和好…无不体现他的憨厚与可爱,如此更凸显我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影片也在叙事与立意中达到和谐统一。

    如今,一些重大题材的影视剧不再满足于构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而是注重历史与现实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敬仰英雄,怀念先烈,又不甘让百年前的炬火者只存在于扁平化的文字记忆中。李大钊先生——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践行者之一。书本里的画面已刻在国人脑海中,想在尊重历史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并非易事。而影片巧妙地采用“浪漫叙事”,一位共产党员,当他面临反叛者的屠刀时,他会真诚地说出:我李大钊也怕。导演试图在这一刻褪去李先生的光环,诚然,人在死亡面前总会有忌惮,可心中那份炽热而崇高的理想早已为自己做出了判断,牺牲我之身躯,换回国之觉醒。难道这不浪漫吗?难道折翼的翅膀其羽毛不耀眼吗?这个时代急需重新思考浪漫的定义,多数人仅仅将浪漫局限在了儿女情长等男女之事上,拘泥于明星八卦上,致使国人的审美能力久久不能提高。而在国家的“拨乱反正”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中,诸位如李先生这类的人物已通过荧幕走入观众视野,更多正能量的角色来日可期,这既可以丰满观众的内心,对于“浪漫”之类的词汇也有了更加宽泛的理解和认知,我国文化市场得以稳步推进。

    一部影片如何真正打动人心?其主题的选取自不必说,更在于如何在宏大立意中娓娓道来,是否让观众感到距离感以及能否让观众相信。影片《革命者》作为建党百年之际推出的红色电影,在技术手段和叙事方式上都有可喜的进步与突破。但于今后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从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浪漫史诗开始。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信仰超乎于生死的概念,也让我坚信那些奔走于市,形色各异的人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你全力挥动着红旗自远方而来,身上布满了新世纪的气息。我手捧那篇《庶民的胜利》,听你在台上振臂高呼:布尔什维克,伟大的共产主义万岁!我也化为一束光,声音在心中响起:我相信!我坚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