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朱艳辉。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廖智勇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企业集中在装备制造领域,属于产业链中游,急需向价值链两端拓展。”市政协委员、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朱艳辉说。针对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不足等问题,她提出自己的建议。
朱艳辉说,株洲目前已形成自主创新程度最高、核心竞争力最优、影响力最大的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但从产业链结构来看,相关企业多集中在装备制造领域。智能信息化设备、试验监测装置等高附加值方向的企业严重缺乏,工程总包、通信信号、车站系统等“轨下”“路外”业务板块小而散,缺乏竞争力。她认为,推动延链补链工作刻不容缓。
朱艳辉建议,一方面,株洲可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形成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积极引进和联合大企业推进产业向资金密集的上游布局,拓展业务板块。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工业特种电机、新能源电机、时代电驱等混改项目的落地,促进中车株洲电机工业特种电机事业部、中车时代电气新能源电机事业部等混改后的新企业在株洲注册发展,裂变拓展功率半导体、永磁动力、新能源及新型装备等延伸产业。
此外,还应鼓励地方平台公司和企业依托主机企业技术积淀,建立设备远程监测和管理服务平台,发展检验和认证业务,开展基地化的装备改造和再制造。为出口车辆试验和认证、国铁新造车辆等提供装备研发、检修维保、物流配送等“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