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轻骑兵”进村入户超千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温琳

    走出小舞台,走进大天地。

    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市县两级文旅广体局、文联和院团,自觉服务农民、服务基层,一支支“文艺轻骑兵”将舞台搭到田间地头,将文化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播撒欢乐,种下文明。

    送欢乐,送文化

    歌舞、花鼓戏、小品、情景剧轮番上演,台上表演精彩,台下观众入迷,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和叫好声,这是在炎陵县策源乡举办的一场惠民演出中的场景,参演的是炎陵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这种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文化惠民演出,定期上演,场场爆满,深受群众喜爱。

    “这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剧团,演出内容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我们都爱看!”策源乡农民白万福喜滋滋地说。

    “送戏下乡”,送的不仅仅是文化,在寓教于乐中,文明的种子也在百姓心头悄然种下。

    策源乡20多公里外的沔渡镇,身着“文艺轻骑兵”红马甲的书法、摄影爱好者们在此开展送“文化年货”下乡系列活动。有人就着简陋的水泥台子铺开纸墨,激情挥毫。“政通国盛千家福,法治人和九域春”“政策夯基,风清时正平安久;文明固本,业旺家兴幸福多”……一副副春联蕴含温情问候与美好祝福。快门声阵阵,有人举起相机为赶集的老人、儿童们拍摄“幸福笑脸”。

    《神农风》《劳动者之歌》等本土文学刊物送给农村文学爱好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党史知识答题活动火热进行……

    2021年,市县两级“文艺轻骑兵”,深入各村镇、社区、学校、企业,举办了上千场“文化进万家”活动。

    接地气,有人气

    只要有时间,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就一头扎进群众当中,搜集农村逸闻趣事,了解群众喜怒哀乐,为新作品创作积累素材。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好的构思,更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们决不能有半点糊弄农民群众的想法。”肖鸿斌说。多年以来,市戏剧传承中心创作了民族歌剧《英·雄》、花鼓戏《山灯》等多部力作,以及数十部小戏、小品。

    作为发源于农村基层的文艺院团,炎陵县戏剧传承中心坚持以好作品回馈农民群众,近年来,接连创作了花鼓戏《黄桃情缘》、客家花鼓戏《对山歌》、舞台剧《黄桃书记》等作品,“这些作品取材山村真实生活,说的就是村民自己的身边事、身边人,代入感强,很容易引起共鸣。”该中心主任吴佳武说。

    文艺作品接地气,演出自然有人气。“只要作品好,不愁没观众。我们从不愁市场,往往年初就接下大半年的演出订单。”吴佳武说。

    有次在一个村里表演,突然下起大雨。吴佳武对老乡们说,你们先回去,下次再给补上,可是老乡们不走,坚持要把戏看完。这样的事例,他们经常会遇到。

    “百姓的需要和认可,是剧团和演员们走下去的最大动力。”吴佳武动情地说。

    去基层,大舞台

    “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一些文艺院团并没有固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走出去”“走下去”。

    在吴佳武的带领下,炎陵县戏剧传承中心将舞台搭在田间地头和百姓家门口,给观众送去欢声笑语。“2021年,我们演出200场,其中一多半在农村和基层。”吴佳武说。

    作为一家县级剧团,炎陵县戏剧传承中心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文艺院团。

    除了每年承担大量的惠民演出任务,市戏剧传承中心也主动“走出去”,一年演出上百场,足迹遍布全市各个县市区。

    “要想被更多的人认可,赢得更大的市场,就必须‘走出去’,外面的舞台更大,天地也更宽广。”肖鸿斌坚定地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