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宝宝”闯关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医护人员抱着康康。 通讯员 供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琼

    通讯员/谢倩玲 周艳姿

    12月26日,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已出生46天的康康(化名)各项生命体征逐步恢复正常。预计再过不久,他就能回到父母的怀抱。你或许想象不到,出生时,康康体重仅有900克,只有巴掌大小,一度没有呼吸。

    危急!“巴掌宝宝”意外降临

    11月9日,怀孕29周的林女士发现自己有少量的阴道流血。察觉异常,家人立即把她送到当地医院就诊。

    经检查,她被诊断为胎盘早剥,随时可能早产,若处理不及时,还会危及母婴生命。

    由于情况紧急,当地医院迅速将林女士转入市妇幼保健院,并第一时间送入手术室。11月10日21时54分,在产科医生的帮助下,康康提前出生了。让人揪心的是,他只有900克,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

    “他的大腿就如成人拇指般大小,各个器官发育极度不成熟,出生后不久就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王平介绍,为了挽救这个小生命。他们立即展开了复苏处理,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康康的全身。随后,孩子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揪心!被确诊为先天性肠闭锁

    由于康康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这意味着,对他的治疗和护理难度极大。

    据悉,早产儿出生后的24小时尤为关键。为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早已严阵以待。

    呼吸支持、温箱保暖、肺内注射特殊药物……经过一系列抢救,康康的呼吸情况初步稳定。

    这并非意味着成功,等待康康的还有更多难关。

    因为他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免疫力低下,一个个并发症接踵而至。不能吃奶、呼吸骤停……医护人员随时要面对康康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为此,他们组建专班24小时轮流守在温箱旁,随时采取抢救措施。

    尽管再小心翼翼,危险也在不期而至。

    因肠道先天发育不良,出生后,康康一直是禁食,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

    11月11日,值班护士发现,他的胃管里引流出少许咖啡色液体,且他的腹部稍稍隆起。医生查看情况后,建议继续观察。过了几个小时,护士发现,康康的胃管里引流出暗红色絮状物,且腹围明显增大。

    11月12日,医生发现康康出现明显腹胀。经过会诊,他被诊断为先天性肠闭锁。

    为防止出现肠管坏死穿孔的情况,出生后第4天,康康被送入手术室。

    面对这个极其脆弱的生命,来自小儿外科、麻醉手术室、新生儿科等多学科的专家迅速集结。

    手术时,小儿外科专家陈小林发现,康康的空回肠充血水肿,末段回肠有发白现象。这意味着,若再晚一点手术,孩子可能会出现肠坏死穿孔。

    随后,医生为康康成功完成了肠管双口造瘘术。

    感动!医护人员24小时“一对一”看护

    手术之后,康康迎来了漫长的治疗阶段。

    为了精心护理好这个“巴掌宝宝”,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模拟子宫内环境的温箱、严格的体温管理、呼吸道管理、精确到零点几毫升的药物剂量……新生儿科为康康成立了治疗和护理小组,实现24小时“一对一”看护。

    “护理时,最重要的是造瘘护理。”新生儿科护士长李新凤介绍,每班护士都会给康康进行造瘘护理,随时观察造瘘口皮肤情况和排泄物的颜色。

    护理时,最难的则是静脉通道的维护。由于康康凝血功能异常,无法置入PICC导管。为确保治疗用药、静脉营养等及时准确地输入,护士们靠着精湛的打针技术,在康康细如发丝的血管中,打通了输液的生命通道。

    终于,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顽强的康康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他的体重已增至1600克,小脚丫长大了近一倍,

    每顿可自主吸吮34毫升的奶,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很感谢这些医护人员,是他们救了我的孩子。”看着日渐康复的孩子,林女士激动不已。她知道,全家的团圆指日可待。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