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改革关键招 赋能攸县新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王芳 通讯员/王飞 苏龙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发展关头,改革者胜。

    今年以来,攸县统筹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地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等7大领域23个类别107项改革任务,出台23个改革类文件,对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发挥了“总体设计”的统领作用,全心塑造全省“三高四新”战略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攸县样板”。

    1

    “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后,只要将问题和需求反馈至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后续工作全程由中心跟踪办理,大大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7月13日,攸县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使用,湖南优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喜在办完手续后高兴地说。

    今年,攸县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园区薪酬绩效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服务企业发展,激活园区活力。企业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服务模式,打造“服务更优、效率更高”综合性服务平台,最终实现“企业事园区办”。

    今年,攸县高新区攸州化工片区经省发改委认定为湖南省第一批化工园区,园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攸县分中心获省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申报“产业园区吸引抱团产业转移项目来湘”项目资金支持。

    攸县新引进5到10亿元项目3个,10亿元及以上项目1个,其中高分子新材料项目3个,签约金额2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简称R&D)完成2.21亿元,研发投入等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现在,攸县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链共有21家企业,总投资额45.81亿元,已投产9家,在建12家。1至11月,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链总产值316321万元,同比增长35.46%,高分子新材料特色产业链已经成长为市级优势产业链。

    目前,攸县深入贯彻资本市场“破零倍增”计划,签订挂牌协议4家,完成湖南股交所挂牌企业3家;深化普惠金融,组织金融机构走访企业30余家,帮助19家企业对接融资6000万元,协助9家出口企业参加外汇专场培训会;稳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推动煤炭企业“技改扩能”,首批1000万风险补偿贷款审批落地,第二批企业贷款正在审批中;参与省县两级和“助保贷”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运营,累计服务企业26家,发放风险补偿贷款2.1亿元。

    营商环境改革多点绽放

    2

    攸县持续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五个一”改革,试行节假日“不打烊”服务、企业开办“零成本”服务等便民惠企措施,为企业落户、项目落地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时间。

    累计梳理下放10类77项镇村帮代办事项和101项“智慧株洲”平台办理事项,窗口办结率达99.96%。同时,攸县分别与江西莲花县、深圳福田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签约事项涵盖人社、市监、公安、教育等重点领域的15个代收代办事项以及15个涵盖人社、医保等部门的全程网办事项。

    目前,在全市率先实施药品经营“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并颁发全市首张“多证合一”药品经营许可证;在全市1至6月的“三比三看”大竞赛活动“比营商环境,看满意程度”中排名南五县市第一。

    农业农村改革添彩乡村振兴

    3

    “我们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打造‘泥脚巷’绿色品牌,推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去年总产值500万元,预计今年要到达到600万元左右。”江桥街道泥脚巷村党总支书记吴建湘感慨万千。

    江桥街道泥脚巷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农业大村,辖12个村民小组,540户2520人。2017年,该村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创建“泥脚巷”农产品品牌,开启“造血式”发展的泥脚巷模式。今年6月,泥脚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为攸县首家通过办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获得银行贷款200万元。

    目前,攸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了全年资产清查工作,三资管理平台已正式运行。攸县产权交易中心受理流转项目入场共计301宗,流转面积共计7.85万亩,流转金额1.35亿元。同时,县农交中心通过金融机构为2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放款共计3572万元。

    今年,攸县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攸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奖励办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派出97个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及210名驻村工作队员,全县脱贫户10574户31745人和边缘易致贫293户861人全部纳入“电力大数据+防返贫监测”系统和“扶贫达”防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开展“四送”活动促就业,脱贫劳动力返岗复工人数12734人。

    利用湘赣边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助力9家企业入选“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首批授权名单。8月攸县作为湖南首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通过省交通厅验收,全县开通营运线路83条,基本形成了城乡道路客运网络体系,客运班线实现乡镇全覆盖,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农村客运总量每日达1.5万人次。

    县委书记李鹏程说:“攸县将紧扣‘三农’工作总抓手,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大力开展农业升级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农民增收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全力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社会民生体制改革让百姓更乐

    4

    1月3日,原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点赞“门前三小”建设,要求发挥好乡贤作用,探索创新更多“门前三小”这样的好办法、好路子,依托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底蕴,在乡村振兴中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许达哲书记的考察和点赞,给了我们鼓舞,给了我们指导,我们将把‘门前三小’工作做得更好。”山背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南湘表示。全县大力实施“门前三小”工程,建成“门前三小”工程700个,着力打通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攸县“门前三小”改革经验做法已在株洲市域复制推广,8月省委改革办到该县开展蹲点调研,中央改革办重点推介了“门前三小”工作经验。攸县作为“门前三小”的首倡地,正在奋力擦亮这个金字招牌。

    持续强力推进课时津贴改革,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新高考首战首捷,本科以上万人上线率居全市第一,连续六年获评株洲市“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县”。

    ▲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武挪强调研园区企业。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攸州更美

    5

    今年,全县配置农村生活垃圾运输车辆46台、垃圾收集车61台、垃圾分类亭320座,聘用农村保洁员2893名,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3座;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有偿服务制度,农户覆盖率达到90%;累计完成户厕改造11665户、公厕10座;完成13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提前一年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加强重点区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目前,攸县境内的洣水、攸水、沙河等河流水质均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城区2个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

    制定并下发《攸县2021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表》《攸县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制度,构建科学高效监控网格等措施,全力推进“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模式。目前,攸县空气质量优良率94.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12.1%,综合指数改善率在全省89个县市区排名第1位。

    新的改革征程已经开启,攸县将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围绕“一二三四”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中心四样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攸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