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近日,市人社局将“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特色劳务品牌牌匾送至相关企业。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罗隆平

    12月8日至11日,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简称“轨博会”)在株洲举行,800多家国内外企业在线上线下参展参会。株洲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强、技术水平领先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株洲轨道交通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居全球第一。

    耀眼数据的背后,是万千个产业工人的辛勤付出和“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日前,市人社局将“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特色劳务品牌牌匾送到了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困惑:制造业“招工难”“用工荒”

    从“火车拉来的小城”到全国唯一的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株洲的诞生、发展、升级,与轨道交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全国范围内产业集群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集聚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等300多家轨道交通企业。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从用工角度来说,“招工难”“用工荒”已成为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分析,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零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的虹吸效应显现、就业市场结构性错配、农民工增量显著下降等因素是症结所在。

    “制造业招工难是普遍现象。”我市多家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分析了原因:一是大部分工厂管理严、工作累,员工获得感不足,造成长期缺工;二是制造业人才晋升通道过窄、成长激励不明显,人才跳槽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制造业企业陷入“招来人却留不住人”的尴尬境地;三是求职者就业观念有转变;四是制造业企业普遍对从业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人员形成了“挤出效应”。

    从就业者角度看,不少劳动者对于到制造业企业工作缺乏兴趣和认同感。“从早到晚,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不停干活,压力大,又没有自由。”招聘会现场,一些年轻求职者说道。

    多家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讲述,“90后”“00后”的就业观念和以前完全不同,不少人希望选择较为自由、没有压力的工作岗位。企业管理过严、压力太大,甚至食宿条件不够好,都会成为他们离职的理由。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打造“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特色劳务品牌,就是希望立足株洲现有轨道交通装备业优势,培养更多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匠,服务劳动者和企业。一是通过技能提升行动,让劳动者腰包鼓起来,在株洲就业拥有幸福感,二是缓解本地企业“用工荒”,助力制造名城培育。

    破解:打造轨道交通制造业工匠培养基地

    制造业“招工难”“用工荒”的难题如何破解?

    尽管这一难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但多家公司对特色劳务品牌创建带来的利好充满期待。

    “特色劳务品牌创建,企业受益匪浅。我们希望借此契机,打造轨道交通制造业工匠培养基地。”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晏晶说,企业特别注重公司现有员工职业技能提升,通过实施差异化人才引培政策,培育“高精尖+工匠型技能”供需匹配的人才梯队。针对技术人员,开展“博士开讲啦”主题高端技术讲座,帮助技术员工拓宽学习视野,搭建技术人员交流平台;针对产业工人,进行“多面手”职工专项资质培训。

    从2020年11月1日至今,共培训915人,均已就业。同时,企业通过设立宣传墙、岗位明星专用停车位、带薪休假等方式,激励制造工人。

    前不久闭幕的株洲市“技能天下”比赛,中车株所的邓金龙获得“车钳复合”项目冠军。从业15年,邓金龙已从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车工成长为高级车工、高级装配钳工。

    “技能提升的同时,薪酬职位也在提升。我是工人,我骄傲。”邓金龙深知技能提升对制造业工人带来的变化。

    市人社局总会计师罗芳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是世界标杆,行业品牌。希望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擦亮“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特色劳务品牌,不仅培养人才为己所用,缓解“用工荒”,还能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树立人才培养标杆,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