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休闲农业企业迈向“985”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王军

    通讯员/尹照

    株洲“985”上线啦!

    这个“985”并非国内一流的大学,而是指株洲的休闲农业企业注册登记数。

    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985家,预计全年经营总收入达18.9亿元。

    休闲农业的拔节生长,打开了乡村发展新空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其农民参与度高、产业关联性强、行业覆盖面广的特点,无疑站在了乡村振兴的风口。”12月20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10年新增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23家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最早有个“土味”称呼——农家乐。

    早在10多年前,荷塘区仙庾岭片区的农户,抓住了城里人来此踏青游玩“没地儿歇脚”的机遇,把屋内屋外简单翻修,推出“吃饭、打牌、钓鱼”等娱乐项目,刮起了“去农家休闲”的阵阵春风。

    2011年,我市制定《株洲市“十二五”休闲农业企业发展总体规划》,谋划休闲农业的规划布局、产业带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出台鼓励休闲农业发展的八项优惠政策。

    这之后,株洲休闲农业迎来井喷式发展,一批批农人、一笔笔资金,相继流入休闲农业领域。数据显示,仅2011年全市就新增休闲农业企业19家,总数达到262家。

    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曾庆明改行了。他回到老家炎陵县密花村,利用自然资源和国家有关林权流转的政策,修建和完善林区公路,发展高标准笋竹两用林,同时开发林下种养殖业,创办“密花生态园”,建成了集休闲、旅游、客家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基地。

    种葡萄的殷水安坐不住了。从小小的葡萄园起步,他整合资金项目,扩大土地流转规模,相继建成了农业产业、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培训、农业示范推广等多个体验园区,打造了一批以增强青少年户外活动能力及家庭亲子关系的娱乐项目,一跃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十年磨剑,株洲休闲农业开出大船。目前,全市985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中,省三星级以上农庄80家,其中有省五星级农庄35家、国家五星级农庄10家。

    “悠移庄园、万樟农业科技园、虎源山庄、百园嘴山庄、华亿庄园等,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特色休闲农业企业,正在引领市民消费新风尚。”市农业农村局休闲农业科负责人段国平介绍,从单一的餐饮服务,到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转变,我市休闲农业功能更加多元合理。

    保持新鲜感,打好“差异牌”

    就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60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市、区)名单,并提出“十四五”时期将建设300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以县域为单元整体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美带动旅游旺,休闲农业已经站在风口。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市休闲农业虽然遍地开花,但也存在盲目复制、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多数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产业支撑,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更多时候,我们是凭着一腔热情,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家休闲农业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老百姓“眼要看什么、嘴爱吃什么、脑想学什么、手需玩什么”需求持续变化,需要企业持续拓展内容保持新鲜感。

    面对现实诉求,一些休闲农业企业主动走上了融合之路。

    位于醴陵市的荷花里农庄,以社区为主导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社区+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合股投入上千万元,流转千余亩土地,打造千亩荷花与苗木基地,做好乡村旅游的文章。

    芦淞区枫溪大桥东桥头百园嘴山庄,也做起了“餐饮+”的文章。去年,山庄重新规划布局了“快活林”,涉足户外婚庆、私人生日庆祝、公司团建等业务,逐渐在竞争激烈的休闲农业中站稳脚跟。

    “谁具备明显的特色、谁有丰富的业态,谁的企业才能成为更多人的心之所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乡土味”,关键是要打好发展“差异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