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
作为一个非省会、非沿海、缺乏“先天”优势,但工业实力雄厚、产业特色鲜明的三线城市,株洲如何心系“国之大者”、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之打造科创高地?如何发愤图强、重振雄风,避免英国“纺织城”曼彻斯特、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及“铁锈地带”,以及国内一些资源型城市的衰退宿命?
纵观历史,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过去250多年的经济增长,每一次的产业革命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发展。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从经济学角度看,创新是发明专利、新技术、新知识的商业化应用。科技创新要转化为成品、产品、商品,才能产生高质量的经济效益。因此,创新活动犹如植物生长,播种、孵化、开花、结果,需要土壤、阳光、空气、水分等外界要素的参与融合。创新是株洲独特的基因密码,打造科创高地,塑造创新的生态韧性,尤其要厚植四个方面要素。
不断提升“人才场”浓度。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创新要打通科学、技术、产业、资本、市场的壁垒,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建立靶向引才、专家荐才、社会举才机制,形成有浓度、有密度、有互动的“人才场”。借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打破三市人才户籍壁垒,让人才资源共用共享。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通过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加大硬核科技、“卡脖子”技术攻关,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着力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做大职教品牌,打造全国一流职教高地,保障高素质技能人才供应。融人才、知识、资金、技术为一体,科技人员、发明家、企业家、投资人、中介服务提供者等人才在一起交流碰撞,激活创新因子,激发创新成果迭出。
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与创新平台。平台是推动创新不可或缺的环节。改革以往“重研发 轻转化”、科技经济“两张皮”模式,打通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建设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快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技术转移平台,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积极创建并全力发挥全市191家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及创新中心的发明创造作用,发挥厂所协同优势,成立研发特区,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围绕重点领域与优势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用好全市538家各类技术创新平台,特别是市科创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株洲创新孵化基地,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此外发展完备的中介服务及专业技术市场服务,如专利代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培训、孵化等行业,形成成果转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实现由发现问题到发明技术再到发挥作用创造价值的创新流程。
努力吸引天使基金及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市场是创新重要的助推器,近年来的创新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尤其是科创板。创新即“发明创造+商业应用”,其间转化环节非常关键,其中,金融资本对创新活动、技术扩散、资源配置有重要的影响,金融资本管理者、特别是风险投资者根据风险收益、市场前景等因素确定是否支持某个创新活动。要实现金融与产业、科技紧密结合,成立或引进产业发展与引导基金,吸引风投资本、天使基金、种子资金、创新基金等各类金融资本入驻,构建我市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资本市场,助推新动能新业态加速崛起,新经济新模式竞相涌现。
大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当下的中国,有足够多的技术应用场景,有着全球最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有应用创新的优势,最适合进行大规模量产。产业是创新的战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把产学研整合在一起的创新主体是企业家。市场是企业家看到的,市场是企业家创造的,分工也是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家通过找到最新科技,针对市场中的关键问题,推出革命性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赢得一定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要构建参差多姿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及容错机制,让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想创新、能创新、创成新,在市场经济大浪中大显身手、茁壮成长,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投入、创新实践和创新收益的主体,做实一大批标志性产业集群、标志性领军企业,以及有美誉度忠诚度的标志性产品品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创高地水到渠成、熠熠生辉。
(作者系茶陵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