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包青天齐名的 “铁面御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晓巧

    宋代的包拯清正廉洁、不徇私情,被誉为“包青天”。其实,宋代还有一位与包拯齐名的官员,他叫赵抃(1008-1084),比包拯小9岁,人称“铁面御史”。

    清官能吏

    赵抃,字阅道,浙江衢州人,少时成孤儿,专心读书,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27岁的赵抃进士及第踏上仕途。他的第一个官职为武安军节度推官,负责刑狱之事。

    当时辖区内有人伪造了一枚官府大印,隐藏了很长时间没敢用,第一次使用就被逮了个正着。审案官员要判伪造官印的人死刑,因为朝廷禁止民间私刻官印的告示才发出,审案官显然要将此案作为典型,杀一儆百。然而,负责辖区狱政的赵抃仔细推理后认为,罪犯造假印是在皇帝下赦免令之前,而最新的规定是,谁在圣旨下达之后,再造假印当处以极刑,而这个人只是使用了规定上台以前造好的假印,规定上台之后他并没有再造假印,所以他不应被判死刑!——这个判定逻辑缜密,审慎严谨,很有说服力。所以,此案成为古代司法史上的经典案例。当地官员、民众都称赞赵抃断案能力强。

    另一件事更体现了赵抃杰出的行政才干。赵抃升任泗州通判后,邻近的濠州知州克扣士卒衣食等,军队扬言要发动兵变。风声传出来,濠州知州非常紧张,太阳还没下山就早早地关闭衙门提前下班,导致行政事务积压耽搁。后来上级派赵抃代理濠州知州。赵抃到濠州衙署后,像平时一样大开衙署,镇定从容办公,气势上就压住了歪风邪念,同時认真调查前任知州克扣情形,与士卒积极沟通,成功解除了“濠州事件”的危机。

    人在做,大家在看。赵抃在多处地方官任上理政有方、精于吏治的声誉口口相传,至和元年(1054),47岁的赵抃被素未谋面的朝中名臣曾公亮举荐为殿中侍御史。赵抃在殿中侍御史任上忠于职守,直言论事不避权贵佞幸,严格执法不徇私情,“铁面御史”的称号就此而起,并且跟其一生,成为他的人生符号。

    文人雅士

    在仕途上,赵抃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拜资政殿学士(朝廷政务顾问),一直保持令人敬仰的直言论事的风骨,“朝政有未协者,必密启闻”,很多建议都被朝廷采纳。

    此外,作为清官能吏的赵抃,日常生活也高雅脱俗。

    众所周知,宋代官场士大夫公务之余日子过得很随意,可以流连歌舞宴饮,可以享用官伎的服务,甚至很多官员家里都养有歌舞伎,赵抃官居副宰相却“不蓄声伎”,这在当时是极其难得的。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京城为官,赵抃一直轻装简从,出任地方官时仅以一琴一鹤随身相伴。

    民心是杆秤。当时著名诗人文与可曾纪实描写成都百姓欢迎赵抃的情形:“蜀人既闻公(赵抃)来,男呼于道,女欢于灶,皆曰:我之七筋安于食,而枕第乐于寝者,不图今日复因于我公矣。”——爱戴之情溢于言表。

    在赵抃的仕宦生涯中,此类场景多次出现。所以,对赵抃的官品、人品和节操,与之同年龄的当朝名相韩琦也给予了由衷的赞叹,称赵抃是“世人标表”,一代楷模。

    北宋元丰七年(1084),赵抃去世,年77岁。临终前,“词气不乱,安坐而没”。赵抃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子少师,谥号“清献”,后世尊称为“赵清献公”。

    总的来看,历史上的赵抃既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的令人敬畏的“铁面御史”,也是善于治国理政的清官能吏,事迹流传千古,“一琴一鹤”更成为古代清廉高雅的一个文化符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