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渌湘》 堂市山水漫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堂市的水,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湘江了。从龙船港顺江而下,经楼下、矶头、堂市、排塘、土城、黄竹、大庙前等村,便与三门的湖田村交界。上世纪80年代末,爷爷带我走亲戚,在堂市渡口坐机帆船逆流而上,那是我第一次见识湘江。没见过世面的我,在船头扶紧船沿,欢喜用手去泼弄江水,又爬上舱顶张望,江面凉风四起,视野开阔,听着马达的轰鸣声,看着大江两岸连绵的群山,我终于看到了小村外面的世界。1989年,我们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要结婚了,几个班干部一商量,胆大的提议到对河的淦田镇去买礼物。我们仍从堂市渡口上船,这一次坐横渡,也是第一次过湘江,第一次去淦田,第一次看见火车。

    从小认得堂市的“名山”是谭公岭(一名谭爷岭,又作谭耶岭),我们从小学到初中,每年都要到山上野炊,留下了很多欢乐。此山山势高耸,上有谭公庙,题有“望衡”二字,据说在天气晴朗之时能望见衡山。寺旁前后有两口古井,在山巅而经年不涸,甚是传奇。

    谭公岭附近还有一座枞木岭,略高于谭公岭。山上多生枞木,又多油茶树,山巅有几块巨石,不知从何而来。民间传说谭公岭曾和枞木岭白天比长高,谭公岭日长八尺,枞木岭日长一丈,谭公岭很不服气,就夜间偷偷地长高,因为长得太高了,结果被雷公老爷一锤削去山顶,于是谭公岭比枞木岭还矮一些了。我们爬陡坡上谭公岭山巅,身后是一开阔平地,左边还有一方凹陷的山塘,我想这就是被雷公削了山顶所致吧。枞木岭下多文姓人家,我原来的小学同学,很多就住在枞木岭下,现在大家各奔生活,都难得见上一面了。

    枞木岭下有一条小溪,叫迎春水,这是我小时认得的第一条“名水”,村以水名,原来的迎春乡也由此得名。水上有桥,名迎春桥。光绪《湘潭县志》载:“迎春桥有二,一宋海闻造,妻李氏重修,嘉庆年宋铭剑、铭则等续修;李氏又造桥上流,为上迎春桥。”迎春村有集市,每逢阴历尾数3、8赶场,前来做生意的人很多,穿过两山之间的公路两侧都摆满了摊位,迎春水从上而下,在田垅中蜿蜒穿行,公路之上就是上迎春桥,原为清代石拱桥,长宽各约2米,今已不存。迎春水的下游名城背水,过城背村。城背水中原多产菱藕芡实,我姨父家就在城背村,每年我们都去坝中采摘芡实。芡实长在静水流深的弯曲塘坝里,其叶似心形,铺在水面,仿如睡莲,茎叶上长满了小刺。花苞开后呈红紫色,果实外面遍布小刺。我们将芡实采摘回来,煮熟了,除去外壳便一顿生吃。小时家贫,没有零食,大自然便恩赐给我们无数的童年美味。

    儿时,我最喜欢去外婆家玩,外婆住大垅村,附近有大岭,我们走大路去,大岭是必经之地。大岭在大垅、金华、板塘三村交界处,说是堂市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大岭下有易家湾,多易姓人家。最近,据株洲县文物部门考证,此山曾在民国期间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游击队司令是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将领、后解甲归田的堂市当地人林芝云。

    光绪刊《湘潭县志》载:“有水自大岭西、杨子坳东南流,注俱入于湘,谓之双港口,通谓之龙船港也,凡三十里。”龙船港有石路,“约三里许,李姓修”。可见龙船港水陆路交通都很畅通,旧时因湘江航运便利,此地商业很发达,龙船港集市远近闻名,堂市境内各地百姓都来此摆摊赶场。小时我经常跟外婆一起,从大垅到这里来赶场。贸易品从农业用具、牲畜水产、服装布匹、茶叶瓷器,到针线剪刀、蔬菜水果、柴米油盐,应有尽有。龙船港周边一带有李姓旺族,去年已八修族谱,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我家在堂市中部,附近有太和塘,水面约100亩。小时我们经常到塘里游泳,从塘头到塘尾游上一圈,定要筋疲力尽。塘水很深,有一年终于干塘了,我们趁着还有一点水,都跑去塘里抓鱼,多是鲫鱼,大人比我们厉害,用柴篓罩鱼,就能抓到草鱼、青鱼之类。

    太和塘附近又有上山塘,水面约20亩。此塘虽小,却是堂市境内一支重要水流的发源地。1995年我参加工作,第一站就在黄竹小学,任教六年级语文。每周日的下午,我沿着成豅水旁的小路经太水田,就到了黄竹水左边笔直的村道,大约五里到黄竹桥。桥长14米、宽2米,据说是清代建造,原桥已不可寻,现在是水泥建造的拱桥。过了黄竹桥就是黄竹小学,我在那里任教一年。奇巧的是,我爷爷教书最后一站也是黄竹小学,看来我传承爷爷的衣钵当个教书匠,是早已注定的事了。

    离开堂市好多年了,心中却无时不在想念。我想,哪天一定回堂市走走看看,重读山水,重温人情。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