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酒瓶,溢出绵绵醇香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国友陶瓷厂生产线上,工人生产忙。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毅 摄

    编者按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也是几千年来广大民众的根本诉求。但在以往的历史中,共同富裕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共同富裕才能逐步成为现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均明确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如何促进共同富裕?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近期,本报记者深入株洲乡村,实地采访。这些乡村或党建领福、或产业致富、或民生惠福、或改革促福、或美丽共富……探寻共同富裕的路径虽然不同,但都在努力谱写乡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今日起,本报推出“走在共同富裕的大路上·乡村篇”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策划/谢中良 尹二荣

    执行/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尹二荣

    刘毅 通讯员/廖建翔

    茅台、五粮液、习酒……这些高端白酒耳熟能详,许多人知道产自哪里,但其酒瓶来自何方,却鲜有人知。

    要说答案,肯定少不了醴陵市孙家湾镇孙家湾村。因为这里汇聚了“银和”“新世纪”等一批陶瓷酒瓶行业龙头企业,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各类酒容器超8000万件,被誉为“中国酒容器之乡”。

    孙家湾村共有20家企业,年工业总产值6亿元,不仅本村劳动力全员就业,还产生虹吸效应,为湘赣边区村民提供了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村里6成以上家庭购置了小汽车;去年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远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堪称“醴陵明珠”。

    一只只色彩斑斓的酒瓶,承载了3900多名村民的富裕生活,源源不断地溢出绵绵醇香。

    找好定位

    发展特色产业

    从省级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工业村,这样的转变,村民们都说归功于上任村党总支书记叶志钢,他提出了“工业兴村、产业致富”的思路,找准了路子。

    “2005年,三个村合并成新的孙家湾村,当时一穷二白。办过企业的叶志钢书记提出要用好紧挨106国道的交通优势,招商引资,改变落后局面。”孙家湾村党委书记叶海涛说,当时正逢陶瓷酒瓶行业蓬勃发展之际,一批企业急于新建厂房扩大生产,但进园区门槛较高,村里拿出了低廉的土地价格和保姆式服务。

    “筹资千万元硬化村组道路,改电通水通气,帮企业跑部门办手续……”说起村里的创业史,叶海涛如数家珍。

    2006年,孙家湾村首家大型陶瓷企业——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下简称“银和”)投产,随后,村里因势利导,引进企业,培育产业。如今,这里共有企业2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有2家,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粥多僧少”

    劳动力都有岗位

    选泥、做坯、修坯,在“银和”的生产车间里,村民周云新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劳动。从2008年开始,他“洗脚上岸”,进厂成了一名工人,生活从此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去年,他花90多万元,购置宅基地建了新房,三代同堂,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村里的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但全村的劳动力加起来,还不到2000人,还要去临近的镇村招人。”叶海涛自豪地说,“只要有劳动能力,就能在村里找到工作。”

    因为一只酒瓶,孙家湾人过上了令人艳羡的生活。村民谭可方说,“前厂后家”,孩子就在身边,下了班还能种菜喂养家禽,极大降低了生活成本。

    近年来,企业反映用工紧张。孙家湾村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到邻近的镇以及萍乡市湘东区、芦溪县等地去招工,缓解企业用工难题。

    工资支出

    最高占比超四成

    “在乡里每个月能够拿到7000多块钱,很知足了,日子也好过。”周四海是醴陵市国友陶瓷厂的一名泥浆师傅,其妻和母亲,都在该厂上班,一家三口每月收入近2万元。

    市面上常见的酒鬼系列酒,其酒瓶大多数来自这儿。该厂法人代表曹文说, 工厂有120名工人,其中9成是本村村民。三年来,工人工资保持了年均10%的增速。“工厂销售额40%多用来发工资,这个比例是偏高的。”他说。

    “银和”是习酒、湘窖等白酒品牌的合作伙伴,业内称之为“头部企业”。据介绍,今年年产值可达2亿元,其中6000多万元用来发放员工工资。

    “这是一个富民产业,黄土变黄金。一个酒瓶企业,工资支出占比达到了3到4成。”叶海涛表示。

    此外,村里一家合作社将全村90%的土地统一经营,村民除专心到工厂上班挣工资外,还有土地流转费。

    “精神共富”

    新生活有了好盼头

    如何让腰包鼓起来的村民,在工余时间有更好的精神享受,成了新一届村支两委关注的新焦点。

    “村集体所有的一处仓库,每年可带来10万元租赁收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继红介绍,村党群服务中心后面预留的30亩空地,将打造成文体广场、公用停车场和农家休闲基地,其中计划投资300万元建设农家乐,以村集体的名义运营,提升“造血”功能。

    这里的企业,多年来和村里携手共进,也期待“反哺”乡村。“银和”负责人称,“想带个头,和镇村一起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打造展示酒瓷文化的文旅环境。”

    明年,村里将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邻里节”等活动。“我仿佛看到,村民们在绿树成荫的广场里散步、健身,充满欢声笑语……未来的孙家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定会更加令人向往。”陈继红笃定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