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周精彩呈“宪”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2月4日,天元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在株洲市美的时代广场开展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宪法宣传活动。

    12月3日,由醴陵市法院、检察院、团市委、市妇联、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等18个单位共同举办的2021年度12·4宪法宣传日暨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在火车站广场举行。各单位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赠送法律图书、发放宣传资料和抽纸等宣传产品、解答群众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群众送上暖心的普法服务。同时,醴陵市各单位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宪法宣传氛围。

    12月1日,芦淞区司法局联合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法学会、区卫健局、区妇联、芦淞公安分局等多家单位在智超广场开展了“12·4”国家宪法日集中法治宣传活动。

    11月29日上午,天元区白鹤小学利用升旗仪式,开展宪法国旗下讲话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更加了解宪法知识,宣传宪法知识,做一名懂法知法用法的好少年。

    从11月29日开始,炎陵县各机关单位、乡镇、学校、临街店铺、酒店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宪法日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挂图,在县域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各乡镇各单位积极部署宪法宣传周活动,司法所联合各乡镇普法志愿者利用农村“逢圩日”入集市,大力宣传宪法和习近平法治思想。

    12月3日上午,渌口区司法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法学会、区政协、区公安分局、区法院等20余家区直机关单位,在渌口镇伏波广场开展124宪法日主题活动。活动当日,区委宣传部在活动现场搭建80平米广告屏幕,通过电子显示屏轮播宪法宣传视频,让群众更好地聆听宪法、感受宪法,营造宪法日宣传的浓厚氛围。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周圆 通讯员/汤雯 曾中霖

    今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12月3日,市司法局、市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组织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12家市直机关成员单位在市规划展览馆前坪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拉开了全市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活动序幕。全市各地各部门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让民众学习宪法、感悟宪法,把宪法精神浸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掀起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热潮。

    宪法进社区

    让宪法精神融入百姓生活

    “你了解宪法吗?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出生到年老,从婚姻到职场,身为中国公民的我们,这一生都有宪法的保护。”

    “这本宪法单行本,里面有很多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您可以带回家给家人、孩子看看。” 这是市妇联、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律协女专委、弘一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的“宪法进社区”活动中,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时的场景。

    宪法宣传周期间,巾帼普法讲师团在各街道社区设立宣传点,向辖区居民和过往群众散发宣传资料,讲解“12.4”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和《宪法》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列举发生在居民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推进宪法实施学习宣传中,我市抓住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基础上,将青少年学生、企事业职工、村民等群体作为宪法学习宣传的重点对象,在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大力抓好“自选动作”“创新动作”,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宪法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采用“主场活动+分场活动”方式进行,并设立宪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7个分场主题活动,同时,市区内200余个智慧文化岛作为普法阵地,滚动播放宪法宣传标语、图片、视频等,确保宣传活动启动有声势。全市各地各部门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

    宪法进校园

    让法治为青春保驾护航

    12月3日上午,全市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晨读活动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拉开帷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齐诵宪法摘选内容,强化学法用法守法意识。

    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天是国家宪法宣传日,通过晨读和班会讨论,我对宪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更为我们这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骄傲。今后将积极和家人交流、和朋友分享宪法知识,把宪法更多地融入生活中,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走进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各处可见宪法宣传主题展板和横幅,大屏幕上滚动着“依法治国”等宣传语。该校集中开展了“宪法宣传周”系列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校园网、电子屏、海报等渠道,面向师生广泛宣传《宪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掀起全校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高潮。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除了常规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任课老师还做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和访谈显示,学生认为通过法治教育模块的学习,大大扩充了自己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得以增强,纷纷表示愿意做新时代的守法人、护法人。

    “宪法这两个字在我们眼中似乎是那么高、大、上,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要学会用法,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吴同学说。

    少年强则国强,普法必须从娃娃抓起。为深入推动青少年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入脑入心,在全市范围形成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我市组织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在诵读宪法条文,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到宪法的权威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宪法学习宣传氛围。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各校还开展了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宪法教育。

    宪法进农村

    让法治阳光温暖民心

    冬日暖阳,让寒冷的天气里多了一丝温暖。天元区三门镇黄田村村委会广场前,一排普及宪法的宣传栏格外亮眼。村里的法律顾问赵兴品读着宣传栏中的文字,点头称赞。“宪法中说,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任何人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些很有必要在农村普及。”赵兴说,早些年,村民之间容易因为宅基地扯皮,原因就在于不懂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赵兴今天来的目的是要为村民上一堂宪法普及课。村委会的会议室里,10多位村民陆续到来,赵兴先从宪法的序言讲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的讲解,引起共鸣。

    “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农村人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好。”黄田村党总支书记何任奇说,宣传好宪法,可以让村民们了解国情,更加自信,认清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守法。

    这边,宪法课堂火热开讲;那边,法治宣传志愿者进乡村、入庭院。

    “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也谢谢你们来帮我宣讲政策,以后就不用多跑路了。”家住天元区三门镇响水村的黄娭毑高兴地对法治宣传志愿者说。

    黄娭毑是五保户,今年73岁,独自一人生活,长年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由于年纪大,没读过书,对很多政策法律法规都不了解。12月2日,天元区司法局组织法治宣传志愿者队,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送法上门”,为该村村民宣讲民政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发放各类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册千余份。

    据悉,我市各县(市)区司法局组织法治宣传志愿者进乡村、入庭院,通过开展宪法知识讲座、发放《宪法简明读本》、宪法知识挂历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广大干群的尊宪、守宪意识和观念,为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法治支持和保障。据了解,本次宪法进乡村活动我市共600余名志愿者参与,举办宪法知识讲座25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5000余份。

    宪法进军营

    让宪法精神在军营落地生根

    近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普法宣讲团赴驻株某部队开展法治宣传,株洲中院干警为该部队的两百余名官兵带来了一堂题为“子弟兵身边的民法典”的法治报告会。

    “大家可能会好奇,自己身在军营能用得上《民法典》这本宝典吗?其实咱们生活中还真有许多事务与之息息相关,今天我这堂课就是为大家讲解一部分实用也适用的知识!”中院干警以民间借贷相关法律问题、夫妻财产制度、军婚的权益保护、交通事故相关法律问题、征地拆迁中军人合法权益问题等为重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条分缕析、抽丝剥茧,逐个话题、逐个法条、逐个概念地进行讲解。不仅教会了官兵们书写借条的规范格式,为他们区分了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的区别,还让他们对夫妻财产归属、夫妻财产分割、军婚的民刑事保护条款、交通事故责任界定、征地拆迁补偿资格等具体问题有了新理解、再认识。

    “我市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仍在继续,各单位大厅显示屏滚动播放宪法宣传视频,各社区(村)的LED显示屏每天都会通过播放生活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工作,为群众普法释理,营造了浓厚的宪法宣传氛围。”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保障有序、组织有力、协调有效的工作措施,持续为群众提供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法律知识,在全市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

    让宪法 更加深入人心

    评论

    2021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也将开展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活动。国家宪法日与宪法宣传周“结伴”而来,已成这几年的标配。

    从11月29日至12月5日,我市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活动。有的开展“宪法晨读”,有的举行宪法和民法典知识竞赛,有的开展宪法知识讲座,有的展播微视频……线上线下并举,丰富多彩,亮点纷呈。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农村、宪法进机关、宪法进校园、宪法进社区、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也在各地热热闹闹开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再到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有关部门多年来为弘扬宪法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认同。

    不容回避的是,还有不少人并未读过宪法全文,对宪法精神不能准确把握,甚至不知道宪法与自身权利有何关系。这说明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极有必要,还说明弘扬宪法精神重在制度化常态化,需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在实效上下功夫。

    让宪法深入人心,让宪法精神融入人民群众的血液中,从根本上说要夯实宪法与人民的关系,让人民感受到宪法的尊严,体会到宪法的魅力,更能获得切切实实的法治保障。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宪法宣传周只有短短几天,但宣传宪法需要落实在每一天,弘扬宪法精神没有终点。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涵养全国人民的宪法信仰、法治信仰,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的法治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