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画像
黄建东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一说安徽桐城)人,其所著(存疑)《西游记》为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高度完善的时期,吴承恩自然也与科举考试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承恩自幼聪慧,青年时期更是才华横溢,并为当地官员所器重。不过,这一切都不足以保证吴承恩在科举考场上的顺意。据记载,至少在嘉靖十年(1531),吴承恩就已到南京参加乡试,但不幸名落孙山。之后两次(分别为嘉靖十三年、嘉靖十六年)又以失败而归。特别是嘉靖十六年(1537)那次乡试,吴承恩不但再次败北,还接触到一场文字狱,可说是对他的影响至深至重。
明代乡试中的顺天(北京)、应天(南京)两地要由中央简派专人主考,而嘉靖十六年应天乡试主考官是江汝璧、欧阳衢,两人都是东宫职官。在最后上疏朝廷时,因江汝璧、欧阳衢评语失当,诸生答策中多讥讽时政,被当时的礼部尚书严嵩抓住把柄,弹劾主考官“品骘文字不书名,大不敬”,而大学士夏言也乘机说举子答策多讥讪语,于是激怒了嘉靖皇帝,嘉靖下令抓捕主考官下锦衣卫狱,并将其贬官,同时将提调官孙懋等多人俱下南京法司,勒令致仕。而且宣布此科考中的举人不能参加明年的京师会试,虽然没有人人头落地,但大狱迭兴,一时之间,阴云密布。
吴承恩此科未中举人,虽然不在此惩处之列,但身经其事,最直接的后果是,嘉靖十六年以后,没有材料证明吴承恩还参加过科举考试。《西游记》创作始于何时,也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人到中年的吴承恩才补得一个岁贡生(保送生的意思)。这一年,吴承恩束装北上,到京师等待分配官职,不过没有被选上。第二年,吴承恩接任河南新野知县。因为不是正途出身,此后几年,吴承恩辗转浙江、山西,做了不长时间的小官,便选择归隐故乡,晚年放浪诗酒,布衣以终。
需要指出的是,吴承恩的好友李春芳,后为隆庆朝的内阁首辅,在嘉靖末年就已是实权人物。即使有這样的背景,吴承恩也未再入科场。也许是嘉靖十六年的那场文字狱,吴承恩一直心有余悸。也许是有了创作《西游记》的精神寄托。对吴承恩来说,人生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过程是曲折的,最终还是要回归本真。好在历史终究记住了那个从没有真正中过举的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