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中车株机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复兴号行驶在雪域高原上。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高晓燕

    年终的12月,火热的株洲“行程”满满。8日,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即将在株洲开幕;19日至21日,2021年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将在株洲开启最终对决。

    连轴“忙碌”背后的注解,是“中国制造最可靠的产品品质、最强劲的技术实力、最稳定动力输出”这样的代名词,是矢志攻克、勇攀高峰的工业底蕴。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回望过去,我们走得充实而坚定,展望未来,我们肩负责任和重担。牢记总书记赋予的“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跟省十二次党代会迈向新征程的嘹亮号角,工业株洲,正以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毫不动摇的决心意志,用汗水诠释精神,以脚步丈量征程,加快迈进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

    岁末,株洲“车”风景加速到来。

    11月23日,142辆“网红”铁路矿石敞车“小粉粉”,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完成交验,漂洋过海运往澳大利亚。

    11月26日,业内全自动驾驶车辆中最高等级的深圳地铁16号线列车,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正式下线。明年,将成为国内一次性开通无人值守运行的地铁列车项目。

    制造业,从来都是实体经济当之无愧的“C位”担当。从“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到“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再到“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对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定位和要求不断提高。

    作为湖南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早已成为湖南的金字招牌之一。立足优势,聚焦重点,株洲不断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格局,以握指成拳之势,聚如虹发展的未来。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乘风破浪”,以集群之势成为先进制造业“国家队”成员,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航空动力产业精心落子,以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聚合了集发动机研制、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衍生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厚积薄发,正以占全国36%的企业群落、国内产销规模最大和创新能力最强的基地,实力奔赴国家级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是株洲经济发展不竭动力的密码,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灵活联动,则在“查缺补漏”中强壮着产业的筋骨。

    在同一片蓝天下携手奋进,株洲“小巨人”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既在多个关键领域为龙头骨干企业配套,也在细分领域持续创新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129家“小巨人”企业中,有67家企业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有69家填补国内或国际空白,有101家“小巨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更以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含金量”,力压多个省会城市和经济重镇,排名专精特新“小巨人”全国城市30强榜单第26位。

    这是株洲工业最厚重的力量,是稳进动能最牢固的基石,更是株洲扬帆破浪、再绘高峰的底气。

    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谋局

    重峦叠嶂虽艰险,快马加鞭未敢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株洲迎来“时代之问”——如何走好第二个百年的赶考之路?如何在新一轮地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省委书记张庆伟更在株洲市代表团讨论中指明方向,勉励株洲发愤图强、重振雄风,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作为、闯出新路子。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新一任株洲领导班子谋定而动,为株洲划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

    以战略眼光对城市未来给予精准把控,跳出株洲看株洲,站在全国、全省的大格局中去谋划,株洲机遇和挑战并存:

    “老字号”家底不能丢,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市场蓝海仍待开拓,中车株洲所已开始以算法、器件、材料三大领域的“根技术”,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风电、材料、电子电力、工业传动、智轨电车、海工装备等多重领域末端赋能;

    “原字号”产业链要拉长,电子信息、新能源、高分子新材料等战略产业发展空间正逐渐释放,株硬集团的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提前5个月实现达标达产,正以快速释放的产能,为国内诸多新兴产业所提供急需的“金刚钻”;

    “新字号”产业培育壮大要加快,陶瓷、服饰、烟花爆竹等一批传统产业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功率半导体、永磁动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通用航空、新型功能玻璃、5G应用、深海装备、北斗应用、算力基础设施等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亟待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

    把株洲特有的工业底蕴、产业基础、创新基因,转化为振兴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才能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迈向产业精进新阶段

    乘势

    布局高地,才有未来。

    用好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扬长克短的辩证方法,株洲正按照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思路,重塑优势,再起新势。

    为产业扫除发展障碍——

    近十年几乎没什么变化的田心,最近动作频频:田心路启动改造,将把片区缺失的道路骨架撑起;打造“大小田心”产城融合新地标,以城市更新的立注被明确写进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打开片区发展天花板;国开行湖南省分行一期授信的48亿元,将率先用于田心片区征拆安置、公共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提升工程、产业提质升级及配套以及相应设施建设。

    田心片区是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主战场,推动大小田心的升级改造,将解决园区生活环境与产业发展质量不匹配问题,为片区内企业留住高端人才、打造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以及高端品牌,翻开新篇。

    为产业撑起塌陷的一角——

    正在加速建设中的湖南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的就是展示交易中心。身为全国重要的硬质合金生产基地,279家链上企业的销售却常年“流落他乡”,在全国硬质合金规模企业中频频亮相的株洲企业,地域集群实力却难有具象的数据呈现。此番,交易市场的开建,为株洲补齐了产业链上缺失已久的一环,为企业打开“产地直销”通道,引“流落在外”的巨额交易回归株洲。

    为产业敞开新的发展空间——

    以协同创新实践为特点的新一轮产业巨变,正在株洲悄然发生,“十四五”期间,中车株机公司将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建设“智慧产业链”,打造“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命运共同体,带动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车株洲所也在发挥优势,加速布局风光储新能源产业板块,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针对部分型号及关键零部件加工制造,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计划联合相关企业组建产业协同创新集群,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到2035年将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事业推进到全世界第一方阵……

    发展之路,阻力重重;奋进之路,绝非坦途。有底气、有志气、有锐气的株洲,将继续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想观念,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加骄人的形象,重振工业雄风。

    (本版图片均为企业提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