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业“金刚钻”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高晓燕

    通讯员/熊健民 何庆文

    就在刚刚结束的11月,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型材分公司搭建的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棒型材生产线,宣告提前5个月达标达产。

    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所急需的“金刚钻”。此前,我国大部分该类棒型材需要进口。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是株硬集团近20年来最大的技改项目,也是让一系列品质达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硬质合金棒材快速生产、满足国内所需的重要项目。

    疫情突袭、设备磨合、原料供应不足……面对项目建设过程中连番遭遇的各类困难,株硬集团是如何实现提前5个月达标达产的呢?

    自主解决进口设备搬迁难题

    2019年8月19日,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正式在株洲高新区新马工业园内启动。

    然而,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火热建设中的项目一度按下“暂停键”。株硬集团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将项目计划路线图细细分解,在将近一半建设人员难以到位的情况下,抢时间、抓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020年3月28日,项目进入新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近千台设备,先搬哪台、后搬哪台,怎样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同时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那是干部员工最辛苦的日子,白天在公司本部原型材合金事业部上班,晚上或业余时间到项目上来进行设备调试或现场整理。”型材分公司总经理曾惠钦说。

    原型材合金事业部成型工序有台进口精密设备需要搬迁。按规定需由国外设备厂家派人前来进行搬迁以及安装调试。但因为疫情严重,国外专家无法到现场,出于保密原因,也不愿在电话中给予讲解。

    联系国内同类厂家、内部自查资料学习、自己动手安装调试……株硬集团员工硬是通过己方努力,确保了这台高精设备的顺利搬迁安装,并实现了正常运转。

    烧结炉的搬迁更复杂。几十台烧结炉,每台都有几百根管线,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烧结炉石墨配件价格贵、属于易碎产品,就连设备安装的技术人员都有点忐忑,担心出现问题。株硬集团设备人员自制工装配件,保证了石墨件在拆卸、搬迁、安装全过程的完好。

    一步步紧盯工序进度,一个个解决突发难题,2020年12月,项目实现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当年12月29日,型材分公司也正式成立。

    开动脑筋刷新生产进度

    新公司成立之初,设备磨合慢,原料供应不足,2021年1月至2月,产线月平均产量只有167吨。

    如何尽快实现达标达产?型材分公司员工们从人机料法环方面找原因,积极开展球磨机抢修工作,短期内就将球磨机开动率,由刚搬迁时的60%提升至95%以上,确保了原料的供应。

    现场改善、优化排产、开展精益生产活动……各工序都在努力改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品质。“改善钻针产品加工效率”“无心磨送料设备改进”等质量改善提案不断涌现,一大批年轻人通过精益生产活动被发现并调动至关键岗位。

    与此同时,内部改革也在同步推进。撤销原工段机构,设立四大工序新机构,组织机构扁平化,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升;薪酬体系和考核体系改革,员工收入与部室、工序业绩紧密联动,以科学合理、激励有效的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注重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的持续升级,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今年上半年,型材分公司产量同比增长28.59%、超进度8%,销量同比增长36%。

    节能增效落实“双碳”目标

    这条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棒型材生产线,更以大量的技改实践,助力“双碳”目标加速实现。

    烧结炉在工作过程中,70%以上的电能会转化成热能。以前,这些热能90%以上都通过循环水带走,再经冷却塔散发到空中,被白白浪费。新项目积极采用新技术,将循环水余热收集起来加以利用,不仅省去了燃煤、燃气、燃油等锅炉房系统,避免了排烟、排污,而且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环保效益十分显著,一年还可节约成本数百万元。目前,这一新型生产线正启动光伏技术布局,助力解决能源缺口问题。

    通过新方法收尘并再生利用,项目减少了碳排放,使压制实收率提升1.5%;通过配套工艺开发,部分产品产量成倍式增长,满足了高端客户的需求;通过喷雾干燥塔节能改造,使生产成本下降2%。

    今年6月份,“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顺利通过株洲市发改委组织的项目节能验收审查,成为我市首个正式通过节能验收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