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 用爱心连通生命的血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琼

    实习生/欧阳晨曦 通讯员/谭宁

    18年,可以让一个啼哭婴儿长大成人。18年,也足以让一个志愿服务组织从寥寥几人壮大为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2003年,株洲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大队成立。18年过去,它已成为我市乃至全省众多志愿服务组织的一张“名片”。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坚守。他们有的是医务人员,有的是退休职工,有的是普通农民。他们职业各异,却共同拥有一份大爱的情怀。近日,记者走近其中3位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倾听他们如何用爱心连通生命的血脉。

    王晓:想成为株洲年纪最大的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

    “你最近有没有感冒发烧?是首次献血吗?……”11月29日上午,在株百献血屋,身穿红马甲的王晓耐心地为打算献血的市民答疑解惑。

    “老王是我们的好帮手,每次他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一旁,采血护士们忍不住为王晓点赞。

    “17”是68岁的王晓在株洲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大队里的编号。早在2003年大队成立之初,他就加入其中。18年过去,他已累计进行志愿服务超过6300个小时。

    你或许不知道,王晓还曾是个献血“达人”。1976年,他的弟弟在一次施工时受伤,因失血过多休克。救治过程中,其弟弟输入2400毫升的血液才得以挽回生命。这件事让王晓感触颇深。2000年,当看到街边停靠的献血车时,他毫不犹豫地捋袖献血。

    一直到2013年,年满60岁的王晓因超过献血年龄上限才无奈终止献血之旅。可他的这段旅程异常灿烂,累计献血35次,献血总量达到2.34万毫升。这意味着,他献出的血液至少够一个成年人换3遍。

    本该在家含饴弄孙的王晓依旧像个年轻人一样干劲十足,奔走在各个献血点。

    “最初,我们大队里只有十几人,现在已有750人了,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加入。”王晓说,他有一个小目标——争取成为株洲年纪最大的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

    黄伟:“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伞”

    “花这么大精力去倒腾那些事,图什么?”不熟悉黄伟的人会讶异于他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狂热。

    今年33岁的黄伟是一名无偿献血者,他还有个引以为豪的身份——株洲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

    他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狂热”或许源于最初的“报恩”。14岁时,黄伟患了重病,手术过程中需要大量输血。当时,不少爱心人士捋袖献血,让他化险为夷。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伞。”黄伟说,2006年,刚满18岁的他就迫不及待地成为一名献血者。15年过去,他已累计献血67次,献血总量达到1.7万毫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疫情期间,得知武汉急需血小板,他和另外27位捐献者还成功捐献了40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

    对于无偿献血事业,不少人选择“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可黄伟却想着如何汇聚更多光束,让这个事业大放异彩。

    2020年,他通过竞聘成为株洲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组织队员积极参与党史学习、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有了这个新身份后,黄伟开始大展拳脚,不断探索志愿工作新模式。

    “我希望将这个品牌打造成株洲志愿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提及未来的规划,黄伟信心满满。

    刘琪琳:希望通过身体力行,改变公众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误解

    “献血对身体有害”“医务人员从不献血”……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论调。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刘琪琳总想通过身体力行,改变大家对无偿献血事业的一些误解。

    刘琪琳是茶陵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进入输血科前,她曾在临床做过多年护士。

    “一袋血,可以帮患者度过危险期。这不仅是救一条生命,更是救了一个家庭。”刘琪琳说,进入输血科后,她与无偿献血事业的距离更近了。

    为了打消他人的误解,她决定带头献血。如今,她已累计献血56次,献血总量达1.84万毫升。

    光自己献血还不够,她还当起了“宣传员”,发动自己的家人加入这份红色事业。

    “你看,现在我的粉丝也越来越多了。”刘琪琳打趣道,在她的引领下,她的家族中已有10余人成为无偿献血者。

    随着“粉丝”的增多,刘琪琳的“野心”也在增大。前两年,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成立了茶陵县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希望通过该组织凝聚无偿献血者的力量,让这份事业做大做强。

    “3181个小时”,这是刘琪琳目前的志愿服务工时。她坚信,这个数字将不断被刷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