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小兵张嘎》人物设置与家国叙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中国电影学习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论的传统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振聋发聩的左翼电影运动。在近一世纪的探索中,中国“红色电影”摸索出一条商业与审美艺术存异共赏的方法论:以群像推动情境发展,宏观叙事与人物共衍主题。观今日之《1921》《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便能得到实践证据。

    回溯问渊,能刻画好每一个人物的作品极少,但以单一人物见长的作品俯拾皆是,《小兵张嘎》便是其中之一。

    【鲜活统一的人物形象】

    《小兵张嘎》从片名可见微知著:影片讲述了直愣的“张嘎”在经历奶奶被日军枪杀,革命先辈老钟叔被俘虏后如何找到红军队伍,成长为一名小兵的故事。

    开篇寥寥几镜便完成张嘎的人物形象建置:直愣勇毅、勤劳自立。序幕,张嘎娴熟地捞起上钩的鱼——自立;听到枪响后毫不犹豫栽进水里——擅水性,此段落一是为后文张嘎独自寻部队做铺垫,二是为合理化张嘎救老钟叔,三是在片头点明“军民鱼水情”的思想;不怕污泥就怕上钩的鱼跑了——轴劲;回家后向老钟叔讨革命故事——梦想成为英雄。

    张嘎入伍后的第一次冲突场景是上交真枪,交枪后又遇到新情境:要不要拿老钟叔的木枪换胖墩的炮仗?人物选择强调了直愣性格:以对决方式赢炮仗又保木枪,为了达成目的不惜咬胖墩。此情境暴露张嘎离真正的“英雄”还有一段距离。张嘎因耍赖失去一切,将愤懑发泄在堵烟囱上,烟囱戏将段落推向高潮——区队长的思政教育。胖墩父亲原本教张嘎要愿赌服输,当得知木枪来历后识大体地放弃“评判公道”;张嘎被关禁后玩织布机逛炕头,说明心底是不服气的。听完区队长讲“军民鱼水情”的真谛,张嘎这才自惭形秽,点明红军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和人民群众路线的现实含义。

    荷花淀修养场景中,张嘎渴望归队也极符合人物目标要求,更体现老钟叔的“导师”功能,在被汉奸抓获时也有迹可寻。张嘎模仿老钟叔,在人民受生命威胁时主动站出来,完成了心境成长的大跨步,也将性格统一有机地串联了起来。

    作品中亮眼的不仅张嘎一角,群像塑造也十分典型:白头巾、稻草头环、不系扣的粗麻衫、方便下水的七分裤、在哪个阵营说哪话的汉奸王、比刺刀矮一截的日军……种种构成了合理观感的道具,本色出演的演员构成假定性和银幕细节要求,人物形象合理统一。

    【链条式的叙事结构】

    由人物和道具理成的线索扎实《小兵张嘎》的因果结构。

    张嘎学猫叫不仅塑造童真可爱的形象,还成了下文的暗号;钟叔讲故事,假作枪响音效引出日军进村的真枪响;张嘎在墙垣上惊呼引来敌人开枪的场面承启奶奶被枪杀的宿命;躲避日军队伍时张嘎不甘地掰断一把枯草,后来用枯草段扎了罗金保的自行车胎;罗金保掏出真枪保护自己,暗示身份(什么人会随身配枪?);嘎子被俘虏时用汉奸的火柴烫了他的脸,后来这盒火柴点燃了日军的碉堡……人物、音响、道具流畅地推动了叙事进程,引向保家卫国这一主题。

    此外,快板刘的角色不仅承担音乐互动的文本外功能,还起旁白的作用。快板说唱交代张嘎找队伍的艰辛、与怀疑挑战间博弈的关系,以及“眼看东方亮了天”的主题。简单朴素的乐器快板侧面反映抗日时期红军艰苦卓绝但精神高尚,拥有美满人格的刚健形象。

    【寻家卫国的命运轨迹】

    出于对小家思想弊端的历史经验考量,十七年时期电影对“国”与“家”的关系描写大多是以“小家大国”为创作核心的,蒸馏提纯后,这一时期大部分电影的规定情境可被叙述为:(1)失家后找寻大家(国);(2)以卫家为原始动机的卫国;(3)在保家与卫国的抉择中成长。

    在此情境中,主人公大多因战争失去家园,离家后受“红军保卫村庄,村民保护红军”感召,以“入伍”“从军”完成自我的成长,这一时代壮举常常通过主人公的视点交代给观众,避免好莱坞全知视点带来的“演出”弊端。《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便是如此。《小兵张嘎》顺延了“家国叙事”经验,按离家寻找部队——上战场——烧碉堡——成为真正的军人——找到新归属地为铺陈线索,点明保家卫国的纽带关联和小家大国的情怀。

    结局,嘎子救出老钟叔,寻到军队这个家园,胖墩为他放了鞭炮,嘎子心甘情愿将木枪送给胖墩,嘱咐“用它缴获真家伙”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启迪。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今日之儿童电影更应承袭前作的严谨态度、实践经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