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血泪事故再次上演 沈全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法治快评

    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这个数据既是各级各部门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反映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可喜可贺。

    行百里者半九十,交通安全这根弦还需紧绷。我市没有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并不表示天下无事,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还是不时发生。每一起亡人事故背后,都是一个或者几个家庭的生离死别、血泪惨剧,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无法弥补的,更别提当事人及其家人难以抚平的心理创伤。其他伤人伤车事故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势必打乱市民平静的工作生活。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地方都是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细胞组织。若想与交通安全脱钩,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上车当司机,开车有德、停车有序是底线。手握方向盘,行车安全不仅事关个人安全,还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紧密相连。闯红灯、逆行、随意变更车道、任性加塞超车、不礼让行人,此类野蛮驾驶行为,妨碍的不只是其他车辆正常行驶,还有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乱停乱放、超速、超员、超载、开车不系安全带、骑车不戴安全头盔,这些细节不仅折射个人素质、法治意识,还影响城市文明形象。开车需有证,无证莫开车,更不能开斗气车、酒后开车,否则造成严重后果,那就悔之晚矣。

    下车是行人,行走有道方便你我他。与机动车、非机动车相比,行人相对弱势,但不是谁弱谁有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也得一慢二看三通过,车要让人没错,认为车不敢撞人则错。与机动车抢道,甚至肆意妄为,就可能要付出血泪代价。不翻越护栏、不乱穿马路,这些从小就被教导的道理,还需温故而知新。进入汽车社会,不可能给每一辆汽车配上交警,也不可能给每条人行道安排人员值守,只有文明记心头,才能安全在脚下。

    车祸猛于虎,生命一瞬间。距离年底还有1个月,人生之路漫长,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都要悠着点,且不可逞一时之快,导致无可挽回之损失。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且行且珍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