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解“三难” 凝聚一条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邓伟勇

    拥有舒适、便捷、优美的小区生活环境,是每个居民的向往,老旧小区居民对此尤为期盼。然而,一些小区基础设施落后、人员复杂、管理薄弱,要改造更新、提升小区环境十分困难。意见怎么统一?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成为普遍面临的三大难题。

    近年来,为破解“三难”,我市持续推进“动力党建”工程,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筹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摸索出成功经验。

    筹智 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以前垃圾满天飞、车辆及人员管理混乱,邻里纠纷时有发生;现在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大变样,连空气都更新鲜了。”说起小区环境的改观,芦淞区西海龙苑小区居民满脸幸福。

    “以前的一些改造项目,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周玲说,为了让大家达成共识,他曾多次上门做工作,每次都因为意见难统一、利益难协调搁浅了。“只有‘当面锣、对面鼓’才能解决问题。”在社区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的组织下,今年2月,一场小区民主议事会议召开了。

    “外墙瓷砖有的松动,有的损坏,造成安全隐患,这个要快点解决。”“小区环境变好了,有的卫生死角还要加强清理。”业主们打开话匣子,踊跃建言献策。

    “收到,马上研究处理!”周玲表态。“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找我们反映。”街道社区负责人也来到现场,听民情、聊民生,表态将跟踪落实情况。

    通过推行“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小区管理服务机制,提升了居民自我服务能力。居民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

    芦淞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依托覆盖全区248个小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创新协商机制,该区共收集居民需求及问题2360个,解决问题2152个,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筹地 多管齐下盘活存量空间

    今年4月23日上午,石峰区田心街道叫鸡岭社区啤酒厂小区,20多位白发苍苍的老党员围坐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一起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小区建于1974年,为原株洲市啤酒厂职工生活区,配套设施“短缺”问题突出。经小区党支部积极争取,小区纳入了2020年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项目,实现“梳妆打扮”。但小区休闲、健身场所缺乏,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了折扣。

    没有增量,就盘活存量。小区内有一职工澡堂,因年久失修而废弃,何不利用起来?经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商议,敲定了改造事宜。

    经多方筹措资金28万元,这个曾经的公共澡堂成功改造成集小区党建、居民自治、居民议事、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睦邻吧。睦邻吧专辟一室,设置了啤酒厂历史记忆陈列室,唤起了老居民的共同记忆。

    “作为工业老区,石峰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需要多管齐下补齐短板。”石峰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三供一业”移交用房、楼栋架空层、物业用房等资源,有效满足居民群众多元个性化需求,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幸福生活。

    筹钱 众人拾柴火焰高

    小区提升改造,要想办成事情,不能光指望政府资金,有时还需居民出一点。

    荷塘区中央皇庭小区坐落在桂花路景弘中学旁,临近荷塘小学寄宿部。过去,每到早晚高峰期,进出小区就成了居民们最着急上火的事。

    小区有登记车辆近900辆,但停车位只有300多个,很多车子无处停放,只能占用小区内外的车道停车,加剧了拥堵。在各方支持下,小区旁边一块闲置空地修建简便停车场被提上议事日程。

    “方案定下来了,但资金缺口却一度让人发愁。”小区党支部书记余实秋说,让他颇为感动的是,在党员的带领和倡导下,10天内收到业主捐款4万多元。20天时间,一个能容纳150余辆车的简便停车场“呱呱落地”,小区内业主只需缴纳1元/天的管理费用。

    众筹能办大事,在芦淞区碧玉花园住了18年的“老街坊”张冬生也有切身体会。

    碧玉花园小区建于2002年,水泵房设备已经老化,集中用水时,水压不够,3楼以上高层住户经常“断水”。

    今年6月,经过沟通,在物业公司捐款4万元基础上,业主自发捐款3万多元,改造计划顺利实施,高层住户再也不用担心洗澡时停水的尴尬。

    “对居民普遍关注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维修、文化活动组织等事项,发动居民增强家园意识,主动出钱众筹项目经费。”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众筹模式激发了治理活力,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汇聚了建设幸福株洲的强大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