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巷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从罗霄山脉下一所偏远的乡村中学考入攸县师范,并在这里留下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印迹。
每天晨曦微露,学校的广播就开始播放运动进行曲,寂静的校园里很快变得人声鼎沸,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从寝室冲到操场。清点人数、做操、跑步,“一、二、三、四”的雄浑口号声响彻跑道。如果是冬天,学校还会组织环城跑,学生们单薄而瘦弱的身体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磨炼中变得健壮起来。跑完步后,便是自由诵读时间,操场上、林荫下、假山前、花坛旁、亭子内……校园里四处活跃着学生们大声朗诵的身影,音色清亮、感情饱满的朗读声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每天下午正式上课前,学校要组织大家开展“三笔字”练习。所谓“三笔字”,是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这也是每位师范生的基本功。书法老师会四处走动、检查指导,学校也会安排高年级与低年级结成友谊班,开展“传帮带”。经过三年练习,大部分同学都能练出一手漂亮而又遒劲有力的“三笔字”。
上学期间,我最幸福的事是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看书。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时,我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头一回见到这么多书,我觉得哪怕是自己全身都长满眼睛,也不够用。此后的每个星期天,我都泡在这里,有时候看书入了迷,连午饭也忘了吃。有几次夜幕降临后,都是管理员反复催促,我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去。
体育课的跳山羊环节,则是我在校园经历过的最囧时刻。由于当时个子矮小,我对那些用木头做成的高大的山羊心存恐惧,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轻松跳过去了,我只有鼓足勇气助跑、起跳。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我,我直接双腿跨坐在了木山羊上,大家忍不住都笑了起来。好在体育老师很有耐心,反复给我讲解跳山羊的动作要领,经过课后反复练习,我终于能做到轻轻一跃便顺利跳过去。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我走出校园已有三十年了。如今,洣水河畔的那座最美校园已改成了其他学校,而我的青春岁月也早已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