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王军 通讯员/余意) 11月14日,在醴陵市泗汾镇枧上村,渌江支流铁水水面平静,堤岸护坡上钢筋石块碰撞的乒乓声,打破午后的平静——铁水二期治理工程,在晴朗的冬日里加快了建设脚步。
32岁的李何亮,在工友中最年轻,却是这支队伍的包工头。“挖掘机快停下来,不能用零碎石块填充基脚。”他站在车前,对着大伙吆喝。工程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大伙抄起铁锹和簸箕,将碎石块一一清理出来。
铁水二期治理工程去年11月份开工,该工程总投资为4956万元,需要培厚堤防3千米,整治岸坡23.42千米,并在沿途新建下河踏步等便民设施。
一段一段向上游推进,已完工的铁水河堤上,格宾网牢牢倚靠在护坡上,八角砖衬砌后变得坚固,河堤一层层“长大”。河水悄悄往河边靠,遇到“铜墙铁壁”后,又自觉退回河道内。
这条河原本并非风平浪静。2019年夏天,历史罕见的暴雨洪灾席卷醴陵,洪水冲毁河堤、漫进家园,铁水沿线居民遭遇险境。“洪水淹到窗台两米高的位置。”72岁的村民王国祥指着自家房屋说,住在河道旁边,一到汛期总会心惊胆战。
治理中小河流,成为秋冬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水利部门印发的《株洲市2020至2021年冬春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围绕“防御好水灾害、保障好水供给、保护好水生态”目标,河道边的施工队伍忙碌起来。
“铁水二期治理工程建成后,可抵御10年一遇洪水,可保护人口1.92万人,保护耕地面积2.52万亩。”醴陵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刘铁华介绍,该市把防洪堤防达标提质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对一批中小河流动“手术”。
铁水“强筋壮骨”,最高兴的是沿线居民。王国祥在家门口整理出小菜园,也在这样晴好的天气里忙碌着,“有了这道屏障,做事心里有谱,生产生活自然就能更好地放开手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