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大跨越,创新引领谱新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嘀嘀嘀……”6月25日,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在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上投入运营。这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牵头,中国中车组织旗下公司组成的联合研制团队以超强协作能力为庆祝建党百年献上的“贺礼”。

    作为中车联合研制团队的重要一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从设计、制造、运维等维度出发,多措并举,短时间内攻克了复兴号高原动车组核心系统和关键技术,有效保障了动车组如期顺利开通运行。

    而这一创新成果只是中车株洲所党史学习教育路上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国“两会”上,“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词频频被划重点。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车株洲所努力汲取奋进力量,基于我国产业发展格局和实际需求,布局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双碳研究等重要领域率先突破,着力解决“卡脖子”“无人区”和“自主可控”难题,取得创新引领、深化改革、市场开拓、生产制造等领域的众多“原发性”创新成果,向建党100周年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吹响起更加嘹亮的冲锋号。

    1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与科学共进

    沧海横流有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中车株洲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创新办法寻求破局,以创新举措凝练突破“卡脖子”的“锦囊”,将党史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取得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绩。

    175米!今年6月,中车株洲所全新推出的陆上5.2MWD175风电机组再次刷新了全球陆地上电机组叶轮直径纪录,为国家“双碳目标”按下快进键;在亚洲最大露天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里,由中车株洲所研制的矿卡无人驾驶系统与升级的协同作业车辆系统混编作业编组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矿产运输作业,成为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9月,中车株洲所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融合系统——中车羲梦(CIMRES)正式发布,助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自主化、智慧化、低碳化”的智慧城轨时代……

    且乘东风好扬帆,依托在轨道交通领域雄厚的技术沉淀和研发实力,中车株洲所凭借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体系和中车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围绕“双碳”目标,成立了“双碳”研究中心,助力重点示范项目的成功落地。在新能源领域,中车株洲所探索能源物联网、数字能源技术、风光储一体化、氢能等新方向,为打造大能源产业体系储备力量。在轨道交通领域,大力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和机电系统集成业务,顺应轨道交通高效、绿色、智慧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成功研发出新一代智能集成功率模块(PCU2.0)等战略重点产品,抢先占领了多个科学技术领域竞争制高点,以实干、拼搏汇入中华民族的宏图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2

    学习历史走向未来

    以历史为鉴

    学史而力行,中车株洲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双向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的研制过程中,中车株洲所项目组成立临时“党员突击队”和“临时党支部”,通过党小组开展技术攻关,打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和引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支点”,凝聚起一线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整个项目从立项到正式开通运营,仅用7个多月的时间,就相继攻克了内燃电力互联互通互控以及网络系统和牵引变流系统等技术难题。

    无独有偶,矿卡项目正式启动后,中车株洲所临时“党员突击队”开展技术攻关,坚持“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广大党员在项目建设中模范带头,把项目一线“神经末梢”打造成企业党建“前沿阵地”,引领推动矿卡项目跑出“加速度”。

    缅怀先烈,砥砺前行。迈入百年新征程,开启五年新启航,肩负深化改革、创新求变的中车株洲所,合辙时代奋进的号角,在“十四五”的发展道路上,朝着“双高株所”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一路追梦星辰大海!

    (文/白夭夭 中车株洲所供图)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