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火车站拆除的 “难”与“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吴楚

    “火车拉来的城市”,要与相伴几十年的老火车站说再见了。

    株洲火车站前广场已经布满施工围挡,站前商铺已经搬走,站内办公楼正在撤离,人民路管道施工占了一半道路。不时有市民来到“株洲站”三个大字下方拍照留念。

    地处繁华而拥堵地段的火车站如何拆除?拆除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哪?

    1

    【现场】

    广场变工地

    车站路与人民路组成一个“T”字,那一横就是株洲火车站。11月3日下午三点,“T”型路口的人行道上不少市民驻足向火车站内张望。

    在路口拐弯处的人民路上,一台机器正在破开路面,为铺设管道顶管作业做准备。这项管道工程也是为日后的新火车站服务。因为施工,人民路被占据了一半,成为单向单车道。

    火车站广场内,所有商铺已搬走。一台小型挖掘机在广场靠近马路的区域刨开地面,一位现场负责人说,这是整理作业区域。

    往日人来人往的站前广场,如今成为大工地。进站口前,渣土车严阵以待。在出站口,一位年轻工人正在焊接钢管。

    这个曾经是“京广线上最落后的特等站”,正在加速蝶变。

    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老火车站拆除主要分为地上地下两个部分,地上部分根据建筑结构分为四个区域,包括站台雨棚、出站厅、办公用房、商店、售票厅、候车室等建筑。根据计划,将在本月中旬左右开拆。

    地下部分涉及人防工程及设施设备的拆除,这部分需要等到维护结构完工之后再进行。

    2

    【难点】

    地下管线杂、车流人流大、 施工作业面小

    难的,也正是地下部分。

    对所有改扩建工程来说,地下管线迁改都是重点难点。地处繁华地段的株洲火车站改扩建,也是如此。

    火车站地下,既有各类产权方在株洲的市政管线,也有属于广铁集团的内部管线。对于后者,因此前株洲站是特大枢纽站,它的管线还控制着其他几个小站及部分工区的用电、通讯信息等。

    随便列举几例:站台附近涉及铁路配套供电的高压线路、人民南路人行道下军用光缆、排水管道横穿老火车站。

    除此之外,还要绞尽脑汁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毕竟,火车站周边商圈密布又道路狭窄,人流车流都太过密集。反过来看,正因场地所限,火车站拆除作业面极其狭窄,几乎就在有限的广场面积内,颇有一点“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感觉。

    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是,虽然株洲火车站已经停止客运,但站内仍有5条股道有列车正常通行。这意味着,老火车站拆除过程,某种程度上跟对面的东站房新建工程一样,依旧是在正常营业线作业。

    市中心施工,文明施工要求总是更高。上述负责人介绍,他们将采取大量的覆盖跟集中破除的方式,并且准备足够的水炮车、喷淋设施,最大程度治理扬尘降低噪音污染。

    “我们的方案经过多重专家论证,历经广铁集团各个站段审核审批,几易其稿,前后耗时一个月时间。”上述负责人介绍。

    3

    【环保】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火车站拆除重建过程中,市民还将看到建筑环保的一面。

    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介绍,目前既有株洲站基本站台、二站台及西站房拆除将产生约1.08万立方米建筑垃圾,施工过程中将对产生的大体积建筑垃圾进行合理破碎并循环利用。

    站台、雨棚及站房建筑垃圾通过渣土车转运至西广场建筑垃圾指定存放围蔽内,先利用大型挖机自带的液压粉碎钳、炮头等机具对其进行初步破除,再经过初步清理,分拣出废旧钢筋。最后采用小型炮机把砖石、水泥混凝土块破碎成几毫米至几十毫米不等的颗粒骨料。

    其中大颗粒骨料可用于地下室外墙、室外地坪等部位的回填。小颗粒骨料再经过筛分,除去杂质,形成一定粒径要求的建材原料,然后按级配设计要求在建材原料里添加水泥和粉煤灰等辅料,再加入一部分水进行搅拌,形成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砂浆等建筑产品,此部分再生产品可用于工程前期的临时道路、临时水沟等设施的建设。

    除此之外,将建筑废弃物分选、粉碎后剩余的淤泥、石粉作为原料,添加其他各种废弃物(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酒厂、食品厂的废渣)和泥炭土微量元素,按一定的质量比例,经混合搅拌而成建筑垃圾再生种植土,可用于广场的绿植工程。

    相关新闻

    李铎将军题写的 “株洲站”将保留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 (记者/吴楚) 1905年,株萍铁路通车,株洲站诞生,站屋墙面还是用竹篾编织而成。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株洲火车站依旧没有站名。

    1981年,株洲铁路枢纽一期工程完工,曾任株洲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和株洲市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的左重庆题写了“株洲站”3个字。但不知何时,电脑打印的美术字代替了左重庆的大行书。

    2005年,株洲站建站100周年。车站方面联系上株洲籍文职将军李铎,请他为火车站题字。听说为家乡事业求墨宝,这位中国书法协会原副主席、全国著名书法家立即泼墨挥毫,不收一分润笔。

    这些藏在史料与口述中的掌故,都化作百年株洲站的历史底蕴。对一座城市来说,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铁建工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建站房中,站牌名还将继续沿用李铎将军书写的“株洲站”样式。

    相关链接

    株洲火车站拆除施工现场。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吴楚 摄

    株洲火车站变迁史

    1905年,清政府将醴萍铁路延伸至株洲镇,并在株洲建设火车站。

    上个世纪以来,株洲站位列全国铁路52个大客运站之一。

    1981年9月,株洲火车站新建主楼投入使用。

    2019年10月12日,株洲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将拆除现有火车站,新建由东、西子站房和高架候车厅组成的新车站,并与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合二为一。

    2020年12月15日,株洲火车站改扩建项目信号综合楼主体封顶。

    2021年1月28日,春运首日,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正式开通。

    2021年10月20日零时起,株洲火车站正式停办客运业务。

    2021年11月,株洲火车站老站房开始拆除。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