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石轮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总要到雷打石轮渡乘轮船渡过宽大湍急的湘江河。

    那时候,轮渡一带似乎是最繁忙的,码头上总是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轮船的到来。好不容易登上了船,我却并不相信船儿能够抵挡风浪的颠簸,总怀疑它在下一刻就会倾覆,于是闭了眼赶紧偎依在母亲怀里。母亲紧紧抱着我,温柔地在我耳边说:“别怕,湘江河会保护我们的,她是我们的母亲河。”听到“母亲河”三个字,想起始终坚强又温柔的母亲,仿佛湘江也真的温柔了许多,开始像拍打婴儿一般轻轻地拍打着轮船,直到船靠岸。

    我和母亲登上码头继续向东行走。路上坑坑洼洼,遇上晴天,如果有大车走过,就会出现像电视剧《西游记》里头妖怪登场的镜头,漫天灰尘,让人担心马上会窒息晕倒。若是赶上雨天,则满地泥泞,到处是水潭,真不知该往哪下脚。正犹豫中,来了一辆吉普车,司机可能是个急性子,“涮”一下就驾车冲过去了,四溅起的泥水沾满了行人的衣裤。也有起大风的时候,河上卷起的巨浪使劲地拍打着堤岸,岸上常常见到各种塑料袋、菜叶和果皮被卷到了半空中,伴随着飞沙走石一同放肆地侵袭着行者。有的人干脆躲到码头边的巨石背后,也有勇者裹紧了衣服,捂住了口鼻向前飞奔。

    进城一趟真是不易,但从没有人望而却步。城市就像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老轮渡就像一个父亲,挺起他宽宽的背脊,白天送走了儿女,到晚上又迎回了他们。也许这位父亲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老去的一天。

    1989年,株洲有了第一座跨江大桥——株洲大桥建成通车。进城的人们纷纷涌向了大桥,坐着汽车就可过河,既快又稳,雷打石轮渡也比往日要轻松了些。随后的几十年里,跨江大桥一座接一座兴建起来,雷打石轮渡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或许它已被人遗忘了?

    不,并没有。我在轮渡的两岸发现了新修的宽阔道路,还是柏油路,和记忆中那条坑坑洼洼的小道大为不同。风儿吹来,除了花草的清香还有江边特有的气息拂过脸庞。偶尔转头望一眼在阳光底下躺着的轮渡,那一幕幕带有时代印记的回忆就会从岸边的青石矶下缓缓走出。

    我曾在这儿跨上轮渡的脊背,蹚过了母亲河,如何能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