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首列120千米/小时A型中国标准化地铁列车在中车株机车体事业部城轨车体车间开工。 企业供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高晓燕) 自动机械手臂缓缓落下,亮蓝色的焊花瞬间迸射。11月19日,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车体事业部城轨车体车间,伴随着生产线工序的启动,120千米/小时A型中国标准化地铁首列车正式开工。
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适应中国需求、技术先进的“标准化”地铁列车平台,中国中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各地铁公司、科研院校及协作单位,共同实施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项目——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共4种车型。其中,中车株机公司牵头120千米/小时A型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
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是我国在地铁领域的最新自主创新成果,代表着国内地铁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此前,针对受制于国外的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等“卡脖子”问题,中国标准地铁列车项目开展了一系列自主化技术攻关,打破了对外依赖,实现了包括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在内的全部自主研发。
多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因此,在产品招标、设计研发、制造过程大量采用国内外和行业各类标准,造成各城市、线路之间的地铁车辆具有差异性,难以互联互通,车辆零部件互换性也不高。
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统一标准,从零件、部件到整车实现标准化。此次,中国标准地铁列车项目,“中国标准”覆盖率达85%以上。
“以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思路,通过持续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建立开放、创新、协同、共享平台,能大幅提升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中车株机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此,能够大大缩短研制周期,高效率、高质量地生产,降低后期使用和维护成本,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20千米/小时A型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已于7月23日在深圳签约,待正式下线后,将加速助力深圳都市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