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与周里京在炎陵拍摄现场的合影
1991年9月21日,周里京从北京坐火车风尘仆仆赶到株洲,参加电视剧《相思山之谜》(播出时改名为《相思山的枪声》)的拍摄,我和他相处了一段日子。
那天晚上周里京下榻庆云宾馆。见面时,剧组的同志介绍完后,周里京对我开玩笑道:“原来是无冕之王驾到。”寒暄过后,我请周里京谈谈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艺术道路,他回答得干脆利索:“从学校出来到甘肃省话剧团当演员,1978年考进北京电影学院,1982年毕业留校,至今已拍了15部电影、10部电视剧。”
我问他对影视艺术有什么见解和看法,他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见解和看法,只是觉得要多演、多拍一些好影片、好电视剧。对于是演主角还是演配角,我无所谓。”周里京说的是实在话,要不然,他不会放弃一部电视连续剧的男主角,赶到株洲来饰演一个陪衬女主角的角色。
第二天下午,我们又在株洲洗煤厂招待所举行的开机仪式上相遇。周里京见到我,主动与我打招呼。趁着会议尚未开始,我约他到楼下拍张照,没想到他果真下来了。拍完照,我问他对拍《相思山之谜》是否有信心,他说:“这个剧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情节也比较细,能否拍好,现在还不能肯定,但我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我就不会来了。”周里京还小声告诉我:“刚才我是借口‘方便’下来的,领导们都来了,现在我该上楼去了。”
在拍摄现场见到的周里京,却是另一个模样:上身穿着米黄色粗布衬衣,下身套着大裤脚粗布黑裤,头裹围巾,脚穿布鞋,俨然一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农民形象。也许是真正进入了角色的缘故,他平时那些富有幽默感的动作和帅气的笑容不见了。我问他在这偏僻的山区拍戏累不累,他说当年在山西拍《新星》时更苦,“3个多月都挺过来了,这算不了什么。”
周里京不光是口里说说,拍片时他也确实能吃苦。记得有天下午,在炎帝陵附近的河滩拍摄外景时,有只船被水冲到了深水河湾。周里京看到后,立即和另一位男演员跳进水里,用绳子将船逆水拖了回来。我看见他将裤子的水拧掉后,又投入到拍摄中。剧组的同志再三劝他,他才把那条湿了的长裤换了。难怪有人说,周里京拍起戏来像“拼命三郎”,我算是当面见识了。趁着拍戏的空隙,我与周里京坐在河滩上闲聊,拍下了这张合影。
离开株洲的前一天下午,周里京特意来我办公室小坐了一会儿。临走时,他把一只带盖的玻璃瓶茶杯放在我办公室的茶几上忘记带走。第二天上午为他送行时,我给他捎了去。“这东西虽然丑点,但有盖子,茶水不会流出来,带到外面拍个戏什么的,挺方便。”他说。我建议他买个更高级更漂亮的保温杯,但他只是把瓶子中间缠绕着的、颜色有些发黑的胶布撕了下来,洗了洗,又小心翼翼地将那只玻璃瓶茶杯装进旅行袋,又带到海口拍戏去了。想不到大明星也这么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