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航空城 启航新南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航模陈列室。

    ▲宽敞的教室。

    ▶高标准的体育馆。

    ▲南方中学。

    ▲地理探究展馆。

    ▲先进的数字化吊装实验室。

    ▶美丽的校园一角。

    ▶在国学馆学习传统文化。

    ▶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馆。

    1958年,她从凤凰山山坡上的一处改建工棚起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艰难创业,收获桃李芬芳。

    走过63年峥嵘岁月,她已茁壮成长为一艘教育“航母”,将在航空新城中,续写辉煌与荣光。

    9月3日,南方中学新校区启用仪式举行。学校占地面积218亩,建筑面积12.89万平方米。按72个班、3600名学生的规模设计。目前是湖南省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设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高品质、现代化的高中。

    “一体两翼” 构建“南中”特色课程体系

    “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在南方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米仁金的心目中,有着比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这段话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教育应该舒展人的生命,润泽人的精神,解放人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兴趣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为此,学校教研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始终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和“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价值取向而舞动。

    2020年秋季,学校制定《新高考背景下南方中学课程建设目标与方案》,确定了“一核三层六维”的学校课程建设基本框架。

    “一核”即以“立德树人”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根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功能,将课程划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课程三个层次。以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构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方面的课程群。

    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推选30名“实力派”教师作为新课改的“主导者”,先在语文、英语课堂先试先行进行探索,随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和地理7大文化学科全面铺开。

    目前,本着“以学定教、诱思探究”原则,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按照新授课、单元复习课、试卷分析课三种类型提炼的教学模型,全部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再经省市教科院专家打磨、点评,逐步形成适合教学内容、高效、稳定的教学模式。主旨就是在确保应知应会、必学必备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确定施教的高度难度,让学生先学后教,70%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掌握,30%让老师释疑解惑。

    以学定教 更好激发“诱思探究”潜能

    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聚焦课堂,回归课堂,深入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是南方中学新课改确立的“主攻”方向。

    记者观摩高一、高二年级的几堂课,学生课前会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对知识进行预习,完成自主学习;上课时,老师会通过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升“诱思探究”的主动性;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要求,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

    因材施教,让热爱充当最好的“老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学校在选科走班上不设置任何固定“套餐”,12个科目完全放开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每学期都开设国际理解、学科奥赛、科技创新、兴趣拓展四大类60余门校本课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结合自己兴趣与潜能的知识领域,充分放飞自己的“翅膀”。

    学校还成立由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术专家委员会,担起为“创新人才”培养设计课程与教学的重任。专门为拔尖学生特别设计有竞赛培训、实验动手类课程,探索建立与大学相衔接的拓展型课程;采用“放养”与“指导”相结合的思路,通过构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推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展提升的“四二一”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和未知探究的执著热情。

    1810班的周洋洋,对于选科走班和拔尖学生培育,都有着切身体会。高一时他的成绩一直在年级30名左右徘徊。选科走班他选择了物理、化学,同时还有文科专业中的地理学科,因为兴趣获得尊重,他的潜能得到激发。

    学校还解绑行政班级,把他和其他一些志在冲击奥赛、成为物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学生组织起来,设计专属课程,使得他的成绩稳定提升,多次居于年级物理类数一数二位置。今年高考,周洋洋同学以671分的高分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

    激扬斗志 让老师“教得好”“教到老”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南方中学每个教师的使命,不只是做蜡烛燃烧自己,更要做火柴和打火机,去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因此,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成立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构建发展性评估制度、“走出去”开阔教师视野、外聘专家担当学术指导等措施,打造出一支具有坚定教育信仰,肩负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重任的优秀教师团队。

    学校将每位教师的学识水平、日常行为、外出培训、教学业绩、荣誉等都装进了“教师成长档案”;早在9年前就在全国率先打破专业技术职级终身制的惯例,每3年进行一次职级动态调整;采取均衡编班方式,班级均分差超过5分,就要对任课老师予以警醒谈话。

    这些把绩效评估工作抓到实处的举措,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鞭策每一位教师特别是一些卓有名气的中高级教师,始终激扬斗志,不仅“教得好”还要“教到老”。大家携手同心,都把一颗热爱教育的赤诚之心奉献出来,在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上“拧成一股绳”“下成一盘棋”,共同围绕着“让每一位师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愿景,跃马扬鞭、快乐同行。

    目前,肖守志、刘正芳、谭勇平、贺静宇等一批名师依然活跃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纷纷脱颖而出。如地理学科组的朱丹老师,2019年刚入职就勇敢挑起1915班班主任的重担,又在地理课堂模式的构建上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2次参加省、市公开赛课,均是载誉而归。

    “五育并举” 鼓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

    2020年12月7日晚上,南方中学在学校艺体馆举行第22届合唱节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结果在线观看人数高达31.25万人。这标志学校实施“五育并举”,鼓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的教育格局,早已蔚然成型。

    学校将“五育并举”,细化为24个培养方向、育人标准和评价方案,形成具有“南中”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同时通过举办两型创意大赛、纸时装设计表演大赛、校园艺术节、科技节、合唱节等诸多活动,以校园社团和文体活动等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平台,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学校将合唱纳入校本课程,编制专门教材,设立专项经费,已连续举办22届校园合唱节,且连续4次代表株洲参加全省中学生合唱比赛均获得一等奖。米仁金认为,合唱不仅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在舞台的正中央,激发学生敢于追梦的激情与自信。

    学校航模队自2016年9月重新组建以来,先后在由教育部和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组织的全国总决赛中夺得一金两银,10位同学进入全国前八名,8人获省赛冠军。在今年7月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南方中学再次斩获一个团体赛项目全国亚军和两个个人赛项目全国一等奖。现任航模队队长1910班张阳洋同学认为,航空模型是将空气动力学、物理、数学、化学、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等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不仅大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薪火相传 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戴凛 通讯员/周一坪 刘艺琴 杨斯琦 供图/南方中学

    雨滋桃李花千树,风举鲲鹏路万程。

    南方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米仁金介绍,从1958年2名教师、16名学生、一间教室,厂矿子弟学校初创,到1994年晋升湖南省重点中学,到2006年学校由企业移交到株洲市人民政府。从2018年11月30日南方中学新校区项目破土动工,再到如今新校区如期启用,一代又一代“南中人”弦歌不绝、薪火相传。

    如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场馆设施,宽敞雅致的办公环境,窗明几净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从凤凰山下,到航空新城,新校园带来的不仅仅是12.89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也不仅仅是随处可见的科技加持,而是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南方中学也将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载着万千学子的梦想,在探索与奋进中,在砥砺与腾飞间,与时代同频共振,乘风破浪,奔赴星辰大海。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新校区正式启用为新起点,牢牢抓住国家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大好机遇,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让每一位师生都获得成功。加快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高质量、现代化高中的办学目标,为株洲教育再创新局、再谱新篇作出新的贡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