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马文章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加上“双十一”电商狂欢日,快递业开始进入每年的周期性旺季。
“只要肯干,月薪能上6000元,但还是很难招到满意的员工。”近日,中通快递株洲办事处主管张经理告诉记者。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快递行业旺季招人难背后,暴露出行业发展产生的阵痛,如何平衡用工方人力成本和劳动者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状】
抢人大战硝烟弥漫
介绍新人还有奖励
快递业蓬勃发展,快递员抢人大战的硝烟,从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弥漫开来。
据市邮政管理局公布的2020年全年数据显示,去年,我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6.4亿元,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978.82万件,同比增长14.97%;快递业务收入完成72975.89万元,同比增长10.48%。
“按照目前件量增幅以及业务员配送额度计算,下个月公司缺口将达到50人以上。”株洲市安通达物流有限公司(原中通快递)的陈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招聘快递员给交通补助、夜班加班费、买足社保,一般新手的薪资能有4000余元,却鲜有人求职。
“每年‘双十一’期间,快递件堆积如山,必须提前招人。”天元区庐山路圆通快递网店负责人肖华从这个月开始就在招聘网站上发招聘信息,在职员工介绍熟人过来,每人奖励200元。
市快递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倩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有超过4000名快递员,相对于德邦、顺丰等大型物流公司,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的快递员,实际到手的工资、伙食、住宿条件等都会有差别,因此“用工荒”最先“慌”的是中小企业。
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国内快递业进入新一轮洗牌调整期,头部企业为市场规模的拼量竞争打起“价格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升级,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下的“去人力”趋势,也造成从业者稳定性下降。
【困局】
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多劳并非多得”
曾经,“快递小哥”是一个只要肯努力就能实现高回报的低门槛职业,但随着从业者年龄结构变化、岗位的劳动权益和保障水平逐渐开始偏离预期,长期做全职的员工越来越少。
“活多、钱少,动辄被投诉罚款,偶尔还被刁难,年轻人坚持做下去的确需要很大的耐力。”顺丰速运快递员何岸告诉记者。
今年3月中旬,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快递员基层从业现状及从业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快递员的主力是80后和90后,比例分别为42.81%和41.74%;3年以下快递从业经历的人员超过六成。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超过8成的快递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属于企业临时工,基本以按件算钱,“五险一金”缴纳不全是常态。
另外,“建立在传统劳动关系基础上的工伤保险制度,不足以保障像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这些新业态下的灵活就业劳动者。”市人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称。
【破局】
除了给钱
收获感、幸福感也不能少
要想激发快递员“小蜜蜂”精神,除了给更多的“蜜”,还要给机会让他们有朝一日也能成为“蜂王”。
今年7月,国家邮政局、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心让快递业重返健康发展的轨道。
早在2019年,湖南快递小哥正式迈入“职称时代”。刘倩介绍,目前,省邮政管理局专门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方便全省快递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温暖的“工会户外劳动者港湾”也是提高快递小哥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日前,天元区铁西建宁驿站“工会户外劳动者港湾”揭牌投入使用。驿站内配备了空调、饮水机、医药箱等,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可在此歇脚纳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79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港湾”。
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工会组织开展的“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都会覆盖快递员群体。此外,今年的“金秋助学”公益活动,还首次将快递员子女纳入帮扶范畴。
此外,市快递行业协会每年还会拿出专项资金为快递员购买快递三轮车和人身意外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