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激发澎湃活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邓伟勇

    通讯员/方志会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以“党建联盟”促产业发展,以“党建品牌”凝聚奋进力量,以“党建引领”助推转型升级……全市国资系统把党的工作融入国资监管、国企改革、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推动党建与经营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让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建联盟” 促产业发展

    去年12月2日,株洲·中国动力谷·国企党建论坛(第五期)开讲。含中央在株企业、市属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内的17家企业两两携手,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书。党建联盟通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产业链企业党组织“牵手结对”,实现“组织联建、理论联学、资源联享、工作联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联盟企业产业合作、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各条产业链。

    这是我市推动国资系统党建“再上新台阶”的一个缩影。2020年,我市国资系统在实施三年“植根铸魂”工程的基础上,开启“强根固魂”工程,利用三年时间,从强化党委“主心骨”、培育“领头雁”、创建“五化”示范支部等九个方面推进企业党的建设提质升级。

    党建共创,纡困解难中小企业。市国资委携手市农商行、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开展“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为20家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融资1.55亿元。强强联合,推动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市城发集团与中国电子集团合作,在南洲新区兴建创新创业产业园,以产业带动片区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党建品牌” 凝聚奋进力量

    经过200多天的奋战,今年8月30日,南郊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扩容改造项目正式投产运行,渗沥液日处理能力将由300吨提升至800吨。这背后,凝聚了市“水务铁军”的艰辛付出。

    这不是个例。我市通过党建品牌培育、党建文化浸润,促使党组织和党员从自发到自觉地担当使命。市属国有企业依据各自职责,培育出12个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凝聚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城发“红星号”党建品牌,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公交公司积极探索“劳模精神”+党建工作新途径,着力打造便捷、优质、绿色智慧的新时代市区公共交通体系;“湘投红帆”党建品牌鞭策湘投集团坚守“为了湘江生态恢复、一江碧水重现”的初心……

    生产经营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全市国资系统155个“五化”党支部“百花齐放”,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员在一线建功。

    “党建引领” 助推转型升级

    把党建引领贯穿工作始终,推动国企改革走向深入。

    早在2018年,我市在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完善企业决策监督机制、构建现代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上探索创新,在全省率先推出专职国有产权代表制度,创造了国资监管“株洲模式”。

    认真落实“151”化债工作机制,推进5家市属国企重组为3家,市属国企战略重组目标圆满完成,有效防控了债务风险;制定出台《株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实现全市国有“僵尸企业”清零;以挂图作战的形式推进22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系列改革举措,让国企支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动力谷、职教城、服饰城、轨道交通城,以及武广片区、枫溪片区、南洲片区等建设中,国资国企勇当“排头兵”,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今年1—6月,全市国资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57亿元,增长21.30%;实现利润3.57亿元,增长13.34%,国有企业已成为全市国有经济的效益主体和稳增长的中坚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